電影采用傳統武俠主題與動作主題相結合,介乎于動作片和劇情片之間、帶着些稍稍的文藝片的味道,在商業片大多充斥着愛情的内容的當下,《目2》這種俠骨柔情已經難得一見了,又又小朋友的演技與衆所周知的《人生大事》依舊說繼續延續了,保留了原有的稚氣,多了一些成熟的味道。
再來說說影片的内容,成瞎子還是不苟言笑的狠角色,張小漁在影片中演繹出了前後思想的變化,透露着人物年紀和性格的成熟過程,不再一味的是報仇,電影之中也有比較搞笑和溫情的片段。故事有諸多條故事主線可以展開,但編劇導演選擇了沒有深究,選用了最簡潔明了的故事進行發展。計劃出走長安的告密者、李九郎的癔症、漁船上的曾經征戰過的手下,都是可以進行展開講述的,但不免會把劇情推向複雜的懸疑情節。
上來賭坊的打鬥就已經聞到了非常濃烈的血腥味道,過于血腥在大年初一實在是難入第一輪的選片之中能夠清晰的回憶起幾個打鬥場面,漁船上、與李九郎的手下在家中,硝石火刀出現的場景、武器鋪中營救小漁,打鬥是貫穿了全片的,最後的以一敵百的景象,和李九郎的終極對決。
再來讨論下對于續篇的理解,由于前篇《目中無人1》是在網絡平台上播放,這就讓觀衆有點莫名其妙,如果說上一步與這一部有前後的關聯,在觀影人對影片的選擇上就會有很大的壁壘,造成莫須有的障礙,第二部給取了個副标題叫做以眼還眼,大家所熟知的以牙還牙,但對這句成語的另一句知之甚少,在影片中,張小漁猶如成瞎子的眼鏡,幫他照亮前方的路,幫他抵擋對手的冷箭。
電影的外景取景地使用了廣袤的承德壩上草原,策馬奔騰的壯闊場面,電影之中使用了許多留白的地方;電影另外一個需要歌頌和稱贊的地方,就是在片尾羅列的全部參演人員,隻要出現在鏡頭中的全部使用了單獨一一列出,這是對電影人莫大的振奮。
國内純武打的動作片,也隻能出現在古裝的武俠劇裡了,這恰恰是國内形勢下的窘境,國内的一代打星,香港的動作片已經變了味道,當袁家班、洪家班的時代已經過去,還是要靠國内的電影人、動作指導來撐起中國動作片的天下,随着成瞎子的壽終正寝,這個人物也終結了,但中國動作片的起承轉合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