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選自巜等了14年,汪涵又跟他搭檔!今年春晚節目,要被提前鎖定了?》
原創 宅少 宅總有理 2022-08-13 19:30

04

……

《研習社》這次的主題,便是聚焦古典文化,弘揚中華文明之美,傳播東方古典美學。無論内容、還是形式,都有創新、突破。


正如它的名字,節目裡12名年輕社員。他們來自當下各流行文化領域,有歌手、音樂制作人、演員。12名社員,會在汪涵、馬可的帶領下,每期分兩隊,分别研習一位古典人物。24個研習主題,24場跨越千年的對話。


研習過程中,12名年輕社員會替觀衆揭開曆史面紗,看清人物所處的朝代,看清那時的民俗風氣,深入挖掘人物身上代表的中華古典美。

比如剛播出這一期,一個趙飛燕,一個孫壽,一個是“西漢第一舞後”,一個是“中華第一美妝博主”,她們身上承載的古典服飾美、妝飾美,以及兩漢時的民族神氣、大國氣象,就成了研習主題。

研習,隻是第一步。更大的看點,是“作業”。

12名社員深入古典人物所處時代,從人物命運中提煉出故事後,還得靠自身才華,來次作業大秀。這場秀,有融合現代、古典的歌舞,有科技感十足的華麗舞台,有複刻千年前場景的畫面。為這30場穿越秀,節目組專門搭建了一個8000平米的場地。

...

之所以如此用心,重現古典文化中的名人、名場面,為的,就是诠釋中國人的美學風尚與精神底色。觀衆看了會知道,在“探索美”這件事上,中國文明不是領先,而是遙遙領先。這古典美中,藏着我們民族的精氣神。

第一期節目看下來,要我說,至少做到了五個字:

趣、知、美、蘊、思

首先,趣,趣味。這不必說了,有汪涵、馬可兩位策神在,節目的幽默感有了保證。像趙飛燕的身世、孫壽的命運沉浮,都由兩位策神串場解說,用一個诙諧小短劇,就給觀衆普及得明明白白:

...

整個研習過程,從開頭設置的“文化小測驗”,到表演結束後“作業現場問答”,也都充滿意趣。整期節目,你可以笑着看完:

...

第二,知,知識。作為古典文化節目,這是最基本的。不同于《國家寶藏》《上新故宮》和河南晚會,《研習社》呈現知識的方式,别出心裁。



每期節目,采用“測驗—學習—交作業”三大流程,觀衆等于跟着12位社員上了一節文化課。從頭到尾,知識點滿滿。每研習一個人物,都有專家學者應邀“授課”,為還原古典風貌,有行業大咖幕後助陣:

...
...

最大亮點,是“知識”滲透到了表演秀中。

譬如研習趙飛燕,一組學員在作業秀中,加入126人的漢服走秀,華麗展示了漢朝不同等級、不同時節的服飾。觀衆養了眼,還學了東西:

...

譬如研習孫壽時,對于古人妝容的進化,對于“胭脂”的由來,都不放過:

...

第三,美,華美。依我看,這是這檔節目最大的“看點”。第一期兩場大秀,實在令人印象深刻。不用我多說,來,先上圖:

...
...
...
...

确實就像節目裡閻鶴祥說的:

...

所謂“作業秀”,說白了,就是節目對中華古典美、中國古文明片斷的提煉。表演好不好看,取決于年輕社員有沒有深刻領悟到人物背後代表的文化。從最終呈現的舞台效果來看,這些年輕人,并不是去玩票的。

他們充分把研習所得,跟自身才華結合到一起。

舞台上才有那些炫美的歌舞:

...

第四,蘊,底蘊。這兩個字,是《研習社》最想挖掘的閃光。如果隻是流于表面地展現一下古典服飾、古代妝容,讓觀衆看個眼前一亮,知其然,卻不知其所以然。一期節目結束,也難留下什麼回響。

但在漢服走秀中,社員扮演的班婕妤,闡釋了漢服代表的一個民族氣象:

...

這些服飾細節、花色點綴,不僅是美,還是一個國家的“骨氣”:

...

往深了說,這也是漢民族血脈裡流淌的力量:

...

第五,思,思考。既然是文化節目,沒有留下思考,那就不是一個成熟、完美的節目。《研習社》就像一個循循善誘的說書人,帶大家進入曆史中,同嘗人物辛酸,最後再跳出來,帶你思考時代的局限性,思考人物身上的美與善,進一步思考她們那個群體,在那個時代的命運處境。

作業秀結束後,對于“趙飛燕和孫壽在曆史上遭受的污名”,汪涵說到:

...

當一場華麗演出,被升華到對于女性時代處境的反思時,它就不止于演出了。

要我說,這才是《研習社》的點睛之筆。

<未完,移步公衆号宅總有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