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東京奧運會正在如火如荼地開展當中,各大電影頻道也紛紛推薦了不少體育類型的片子,《超越》就是在這個時候出現在了我的眼前。

網圖侵删
主演是素來有着“小獵豹”之稱的鄭凱和帥氣的李昀銳。鄭凱飾演一個因傷退役的“百米飛人”郝超越,李昀銳飾演一位新晉的“百米冠軍”吳添翼。
他們倆曾經是師兄弟關系,郝超越退役後經營一家自己的小店,生意慘淡。吳添翼越挫越勇,一次又一次拿下各種冠軍,可是在他的職業生涯裡,有着他揮之不去的心魔。
這個心魔的存在,成為了他成功路上的絆腳石。此刻,解鈴還須系鈴人,吳添翼需要師哥郝超越去協助他,一起戰勝心魔,赢得解脫。

網圖侵删
後來,我仔細去浏覽了一下這部片子的評分,我發現罵它的人有一堆。
有人說:“這部戲比想象中差,片名超越,我以為是在運動場上在比賽中一次又一次超越自我,屢敗屢戰,可這部電影停在訓練上的鏡頭隻有幾個,内心戲居多,感覺脫離了主題。”
還有人說:“郝超越過得落魄怪他自己,做運動員的他好勝心太強,退役了以後又看不清形勢,自命清高瞎投資,所以不能一概而論。”
我一直都有這樣一個觀點:一部好的作品,它隻要能夠傳達給大家一個有價值的觀念,這個觀念可以影響一批人,慰藉一批人,或是鼓勵一批人,那都不算失敗。
《超越》,恰恰做到了。

網圖侵删
還記得你小時候的夢想嗎?請仔細回想一下,小學的時候,你們的老師給你們布置了一篇作文,作文的題目是:我的夢想。
我相信沒有人會說,我的夢想是掙大錢,掙好多好多錢,掙數不清的錢……
我依稀還記得,我身邊的小夥伴,有的想當醫生,以華佗為榜樣,懸壺濟世;有的想當老師,讓自己成為園丁,成為蠟燭,桃李滿天下;還有的想做科學家,化學家,物理學家,像錢學森,像居裡夫人那樣,為世界做貢獻,流芳千古……
這是小時候的我們。
再看看你身邊的同事,七大姑八大姨和你同輩的兒女,結婚生完孩子以後的閨蜜,你問他們有什麼夢想?他們告訴你:升職加薪,多掙錢,買房,買車,把孩子送進名校……
就像影片中所說:這不是夢想,這是欲望。

網圖侵删
這部片子的受衆其實是很廣泛的,不管你處于人生中的哪一個階段,你都能夠從影片中獲得相應的感悟。
如果你正值青春年少,你會懂得這樣的道理:夢想之所以遙遠,不是因為它高高在上,觸不可及,而是因為你不夠努力。隻要你能夠堅持,有毅力有恒心,終有一天,你會圓夢,會成為理想的自己。
如果你已人到中年,到了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紀,一邊是現實,一邊是夢想,該如何抉擇?對于這個問題,每個人的看法都不一樣,各人有各人的考量,不同的成長環境和人生經曆造就了不同的思維模式。
我們很難去說,選A還是選B。路在自己腳下,哪條路更舒服,你自己不清楚嗎?這是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如果你已退休,它會是一部很好的故事片,它可以勾起你年輕時的些許回憶,那就拿起電話,約三五老友,吃吃飯唠唠嗑,豈不快哉?

網圖侵删
再就是鄭凱,在整部片子裡面,給我留下的深刻的印象。據說他為了拍這部片子,為了顯示郝超越十年前後的變化,先是拍自己胖的戲,然後用了兩個月瘋狂減肥塑形,再拍瘦的戲。
從劇中也能夠明顯地看得出來,在運動場上的郝超越是充滿力量的,肌肉感滿滿,而落魄後發福的他,那個啤酒肚簡直絕了,能夠為了将人物演活而将自己變成那個人,鄭凱作為演員的自我修養無疑是達标的。
我一直都知道演員很賺錢,但一個好的演員,确實離不開努力這兩個字。我想:不論你身處哪一個行業,努力都是一項基礎的必須課,因為,這門課不需要天賦,它隻看誰更勤奮,誰就可以拿高分。

網圖侵删
我一直是帶着彈幕看這部影片的,在影片的最後,滿屏的“釘鞋落地,順順利利”,頓時激起了我内心中的一股力量,再打開新聞,看到正在直播的東京奧運,一個個英姿飒爽的運動員們,正在用他們的汗水,用他們的熱情揮灑青春。
無論成敗,他們都應該成為我們敬佩的人,希望每一個運動員都能順順利利,成就心中所夢。也希望坐在屏幕前的我們,不要做一個鍵盤俠,不要以成敗論英雄,不要做一個口無遮攔的噴子。
加油吧,運動健兒們。
最後,比心中國運動員,因為是你們的付出,才讓中國在世界體壇上有了一席之地,謝謝你們,并祝你們取得好成績~
END.
本文由“我是雯小瘋”原創,首發于公衆号:是兔子呀。既然來了,留個腳印再走吧,愛你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