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片屬于那種立意好,站位高,方向明确,但成片效果卻大打折扣的電影。金融題材的特殊性與大時代的背景,被電視劇一樣的質感所消弭,刻意的台詞與毫無張力的節奏更是把本就孱弱的故事推向了極緻的平庸。

商業類電影是相對冷門的一個類型題材。

對比喜劇、愛情、動作和科幻等類型,商業類電影由于專業性強、内容主線單一,可視性欠佳等問題,一直處于喜歡的人狂愛不止,不喜歡的人避之唯恐不及的狀态。

美國誕生出《華爾街》《大空頭》《傻錢》《華爾街之狼》,TVB則奉獻出《大時代》《創世紀》等佳作。但明眼人不難看出,就像以上這樣的佳作也必須配以香車美女,紙醉金迷。故事主線外輔以燈紅酒綠和聲色犬馬方能讓普通吊起胃口。

《獵金遊戲》也不例外,大佬們衣冠楚楚,故事輾轉都是金融名城,CBD,富豪區,别墅寵物限量高奢都是标配,女總裁也得妖娆身姿,舉手投足分不清是模特還是走秀。行業小白的成長曆程你能想到的,就是電影能給的。劇情走向套路更是萬年不變,師徒恩怨啊,行業内鬥啊,莊家做空然後惡意并購啊,爾虞我詐變成了司空見慣。

本片導演是邱禮濤,近年來香港導演中的頂級勞模,一年4部的高頻動作導演。如果你總是去電影院,就會發現這家夥的作品一年到頭陰魂不散。

寫到這裡我得誇一句,邱導這次沒有習慣性把動作戲植入本作,耐着性子紮紮實實完成了一部純文戲的作品。可也正是由于這種風格突轉的不适應,所以全片呈現出極強的電視劇狀态。

就角色設定而言,全片遵循了港片導演習慣的那些套路。蛇蠍美女上司,行業大佬分析師,唯利是圖的幕後财團,初出茅廬的後輩,一笑泯恩仇的發小。

但觀衆能夠明顯看出角色設定與演員發揮的高低,全片除劉德華外,其他演員都像是裝在套子裡的人,想掙脫束縛偏又無法掙脫。

尤其是黃奕飾演的女上司,通片扯着嗓子喊,配合一些預料中的鏡頭,完全沒有頂級大佬那種運籌帷幄的範兒。唯一能展現殺伐決斷就是靠喊。角色被浪費了。

這裡要說下歐豪飾演的高寒,和寵物界女大佬的對手戲是他全片發揮最好的一段。

田麗魅惑又不失分寸的表演引導着歐豪的節奏。她的表情動作和似有若無的挑逗,配合歐豪無所适從又極度渴望逃走的肢體回避,簡直太傳神了。邊上,是劉德華飾演的師傅全程看熱鬧。

可以說,這段戲是本片最佳。

與其說本片的故事講的是惡莊割韭菜,倒不如說重點圍繞職場内鬥,吃裡扒外,引發市場震動。影片中試圖調動底層情緒的反割情緒我隻能有一點點共鳴。

或許是為了迎合當今國際局勢,影片後半段加入大量諸如國外巨鳄圍獵中國資本的台詞。也由于這些詞彙的高頻出現,主人公天台上宛若口号式的演講,讓角色的情緒變化與價值觀對接太過突兀。

本片還有一個很明顯的問題,在于攝影。

久戰動作類型片的邱禮濤導演在一部毫無動作戲的商戰題材中攝影徹底淪為擺拍。許多能夠表現的細節,對話,甚至劍拔弩張的對峙,往往都用一個中景來體現。

比方說劉德華鄭則仕的互怼,保潔大叔看着高寒下電梯的鏡頭,原本大有發揮的地方卻毫無波瀾。電影是視聽的語言,攝影失去了輔助叙事的能力作品也就失去了生氣。

說了這麼多問題,說說本片帶給觀衆的一些啟示吧。

主人公高寒出道靠什麼?是學曆?是能力?還是考上各種證?都不是,靠的是關系。好哥們總裁爸爸一句話,就讓他有機會來到頂級投行實習。階級壁壘越發固化的今天,關系真的太重要了。看看董小姐的關系,普通民衆罵有什麼用,早就滲透到根基了,躺平吧。

有機會到頂級投行後,還要什麼呢?伯樂。如果沒有劉德華飾演的分析師大佬拉他一把,半年的實習期他都未必能撐下來。有人會說高寒也努力了啊,我沒說他不努力啊,可能進去的除了董小姐那種不要臉的孩子外誰不努力?如果高寒沒有遇到伯樂,他的努力是無意義的。

機會面前,要懂得分析和考慮。影片中富婆希望能夠拿下高寒,高寒選擇了堅守原則。女上司要高寒出賣師傅,高寒選擇了妥協。孰是孰非,影片中有設定,觀衆隻能作壁上觀。可現實生活中,我們面對機會又如何考慮,是遵循内心的價值,還是考慮飛黃騰達?

劉德華飾演的大師,凡事認真,以合約和親測為準,一台直升機,一個合同,都要第一時間搞定,以絕後患。這點特别好。影片他中唯一一次失誤,以及高寒丢單都是因為這個問題把控不嚴。經濟社會各種類型協約協議合同等等,我們都應該慎重。

最後說一句,真實的世界更複雜。挑戰更多,機會更少。面對越發不明朗的經濟環境,我們何去何從,是堅守還是喪失,是努力還是躺平,我們都知道很難,但無從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