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要介紹的《聽到濤聲》是吉蔔力工作室在1993年出品的動畫電影。

我猜,你或許也看過至少一部由這個工作室出品的動畫電影,比如日本首部拿下奧斯卡最佳動畫片的電影《千與千尋》,如今依然霸榜豆瓣“高分吉蔔力電影榜”的首位,上映已13年,現在在豆瓣維持在9.4分的高分。

另外,還有《哈爾的移動城堡》、《天空之城》、《幽靈公主》和《側耳傾聽》等等等等,太多了,我就不在這裡羅列了。

我想你也發現,以上幾部作品都有一個共同的導演,就是宮崎駿。但今天我準備推薦的電影并不是宮崎駿的作品,而是同樣在吉蔔力工作室的一位相對年輕的導演望月智充的《聽到濤聲》。

> 有的人總覺得成長是時間和年齡所造就的,但真正讓我們成長的或許是更多更大的視野和見識,還有寬容的心。

《聽到濤聲》于1993年在日本上映,故事主要講小女主武藤裡伽子因父母離異,被迫在高二那年夏天随母親離開東京,來到了一個叫做告知的偏僻鄉下繼續念書。

顔值高成績又好的武藤裡伽子在這個小地方裡的學校就顯得“另類”,招男生們愛慕,引女生們嫉妒。或許是因為從大城市來的緣故女主并不愛說話表現的也并不合群,所以很多女生不喜歡她。

等到當年的同學們都長大,他們進入社會見到了形形色色的人之後,曾非常讨厭小女主武藤的女生清水卻和她成了很好的朋友,她說了以下的看法:

> 當年雖然讨厭武藤,但後來遇到她時卻一點也不反感了,反而覺得親切和懷念,年輕時隻看得到自己圈子裡的事情,對一些事情有看法、喜歡或讨厭,但當接觸到學校以外的世界,看到更多人更多事情,有了更廣泛的視野後,覺得高中時期小女主武藤裡伽子的行為好像也沒什麼大不了的。

在我看來,一個人在未見過形形色色的人之前、在未遇見過更多荒唐無解的事之前、在未看到更遼闊的地方之前和在未積累更深刻的見識之前,任何不同于當下局限生活的人事物一旦出現,他或許根本沒有理解它們的能力,大多時候隻能表現驚愕。

就如曾讨厭小女主的女生清水說的,從前的個人世界太過于狹隘,所以才會因不能理解産生讨厭别人的情緒。

我以為,成長并不是一蹴而就的瞬間,是在曆經多事之後反思并總結且改變從前行為的累加過程。這就需要親曆很多事,琢磨許多道理,在經曆的過程中其實會悄悄地擴大從前原本狹隘的個人世界。

如此,一個人可能才有機會逐漸理解這個世界上許多表面曾不懂的事情,也逐漸理解每個人其實都有獨屬于自己的生活方式。

當看到别人與自己過着價值觀完全不同的人生,也能坦然接受并且寬容以待,最後繼續熱愛自己的生活。那麼這也就意味着一個人已學會站在更為遼闊的視角下觀察、認識、理解和接受生存于這個紛繁多異的世界裡的人們。

每次我看完吉蔔力工作室創作的動畫電影後,好像總能從故事裡導演對人性細膩的刻畫中學到點什麼。《聽到濤聲》表面在講一個校園戀愛的故事,可我并沒把它當作青春愛情片看,而是全心感受導演望月智充在故事中隐藏的有關個人成長的主題。

在我看來,一個人在成長的最初階段,需要用盡一切辦法饑渴般地看到更多更大的世界,或許才有機會理解總是相對局限的人生大小事。理解重要嗎?我認為很重要,因為自從開始學會理解,我的個人世界裡多了許多平和的時間。

> 寫在最後

據說,宮崎駿起初在吉蔔力工作室觀看《聽到濤聲》試映版後表示它并不是個好作品。可曾擔任多部吉蔔力工作室電影動畫制作人的鈴木敏夫則笑稱這是宮崎駿“嫉妒”罷了,因為他自知在校園戀愛題材方面無法比望月智充做得更好。

鈴木敏夫說,宮崎駿一旦大罵某個作品,其實表示這部作品是宮崎駿所認可且欣賞的。假若宮崎駿隻是淡淡地說一句“拍得不錯”,那表示他連評論該部作品都不屑。

當然,《聽到濤聲》在當時上映時的确做出了成績,即便在當年電視台下午4點時段首播,收視率也拿到了17.4%,還拿到第31屆銀河賞,也就是為表彰為日本放送文化做出貢獻的優秀作品而設立的獎項。

好了,如果你最近正鬧劇荒,那麼你可以選擇回顧一下這部老電影。

今天就寫到這裡吧。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