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你和其餘的一切》,我發現我始終在等恩重對商燕說一聲對不起。
恩重活得太明亮了。她從小沐浴在愛裡,陽光、純粹、愛憎分明,像一棵向陽生長的植物,理所當然地認為世界本該是溫暖而公正的。她的勇氣是飽滿的,她的恨意也是鋒利的——對商燕,她的厭惡理直氣壯,帶着一種不容置疑的政治正确。
可她不知道,這種“正确”裡,含着一種深深的、屬于幸運兒的傲慢。
所以她根本不知道始終在泥淖中的人是怎樣常與恐懼痛苦相伴;不知道她始終保有的勇氣與力量并非與生俱來,人人都享有。對于始終生活在陰暗中的人而言,保持善良要比陽光的人難的多的多的多。那不是在兩條好路之間選擇更好的一條,而是在求生與毀滅的縫隙裡,艱難地攀住一絲人性的微光。
可即便帶着深刻的陰影,即便唯一的精神支柱卻是好友的男友,即便遭遇哥哥ZS的真相、媽媽離世的暴擊,在開始的十多年,她始終奮力、堅強地生活,沒有做過違背原則的事。
商燕偷走恩重的電影,深深傷害了恩重,這毫無疑問是不對的,我們無法為其開脫。
可恩重說過的話又何嘗不是一把把直戳心窩的刀? 她說“還有誰會接納你呢?”對于一個本來就自認從不被接納、不被愛的來來說,這句話的殺傷力太強了,它就像一個詛咒,死死地鎖住了商燕30多歲的人生。那些話語,出自“光明世界”的判官之口,徹底否定了商燕掙紮求存的全部價值。
這種傷害,同樣、或者說更加,深入骨髓。
經過多年痛苦的咀嚼,在臨終之際,商燕最終選擇了救贖。她用最誠的心,忏悔、道歉,親手拆掉了自己築起的防禦高牆,這種轉變有多難,恐怕一般人都難以想象。
雖然嫉妒、雖然恨,但依然喜歡、依然要靠近;飽嘗過痛苦、自責後,依然選擇救贖——這或許恰恰證明了商燕的靈魂底色是同樣的美好與善良。她的癌症正是由她的痛苦而來,而她的痛苦是因為她的底色是善良。
所以,我希望商燕聽到一聲對不起,希望臨死前她能知道:她的痛苦被看見、被疼惜,她唯一珍惜的人也為她承受的痛苦感到抱歉——因為就像恩重的愛與陽光并非理所當然一樣,她的所承受的痛苦也不是理所當然。
隻可惜柳恩重永遠都不明白,她始終沒有說對不起。
也許,是因為在她陽光普照的世界觀裡,自己從未做錯過什麼。也許她永遠無法明白,有時候,傷害并不一定要源于惡意,也可以源于對自身幸運的無知、對他人苦難的輕慢。
這聲等不到的“對不起”,最終成了故事裡最令人心碎的回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