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逃殺》(Battle Royale)特别版:人物篇 

             ——我摯愛的那些小妞們 

                     (文/火神紀)

是不是,因為已經可以不再負累。

 所以,我可以如此輕快地書寫。不在思想。

——火神紀。題記。


...

千草貴子

“神さま、もう一言だけいいですか?”(神啊,請讓我多說一句話好嗎?)——千草貴子(栗山千明-Chiaki Kuriyama)。

  我是除了最熟悉的北野武大叔之外,第一個能讓我一下子記住的,就是這個女子;可能是因為《殺死比爾》(Kill Bill)裡那個兇悍的少女殺手留給過我印象。在這部電影裡栗山所占的戲份雖說并沒有她在《殺死比爾》裡的份量重,但卻要比那個角色更鮮活并讓人憐惜不已。

  在《殺死比爾》裡,跟其他更飽滿的角色相比,她像一個殺人娃娃——漂亮、可愛、淘氣、稚雅;但是她更像的是那種瓷制的娃娃,所以容易破碎。相比而言,這部電影裡的這個人物形象的塑造顯得更成功;圓滿而富個性。

  我實在不喜歡栗山在《殺死比爾》裡的那個人物形象;之前倒是沒有這種感覺,可是看完了《大逃殺》之後,這種感覺如此強烈。我曾經喜歡過那個形象——殘酷、惡毒、嗜血;若非如此,她也許根本沒有辦法在昆汀·塔倫蒂諾(Quentin Tarantino)那麼暴戾的鏡頭語言下博得半席之地。

  當然,這是兩種風格的鏡頭語言。而放在某種心态下,我也許更喜歡這一種——簡潔、明了、輕快;雖說同樣殘酷。(簡潔、明了和輕快所指的隻是刻畫這個人物所花費的簡潔筆墨,并不是說整部電影的鏡頭風格,關于整部電影的評論,我在另外一篇文章裡寫過,非此篇文章所要叙述的。)從鏡頭語言的運用以及整個人物的整體設計都深得我心,我着實喜歡貴子這個人物形象。

  喜歡一個人物形象,首先認可的也許是性格——如此愛憎分明、如此理智果敢、如此鎮定自若。為了見自己喜歡的人可以守身如玉戰鬥至耗盡自己的最後一絲氣力;喜歡一個并不喜歡自己的人,可是她依舊能大度地包容他,深愛他。這個劇情如果放在平常偶像劇裡,也許隻能用來騙騙涉世未深的小男孩小女孩罷了;可是放在生死關頭裡的瘋狂,依舊能換上一身黃色的運動服氣定神閑地奔跑在清晨中,并且以一種平常心去看待所發生的以及即将發生的事,這就顯得非常難能可貴了。

  “神啊;請讓我多說一句話好嗎?”在自己油盡燈枯之時,她找到了自己喜歡的那個男子,問他有沒有喜歡的人,問他喜歡的那個人不是自己吧,告訴他他是最棒的男子——聽着他說,你也是最棒的女子;滿臉幸福和滿足地死在那個人的懷裡。

  當所有的人都注定最終死去,她選擇的是一種完全另類的方式倒地——保護自己并且排除困難去尋找自己的愛人,縱然因此而受傷,可是她在她死去之前,至少把自己的心意告知他,就算他喜歡的那個女子并不是自己。

  她也并不是沒有半點暴力事迹——但是,她僅僅隻是為了保護自己的軀體不受玷污而進行的自我保護,并且在實施暴力之前對對方進行了再三的警告和勸誡。

  在我看來,她是帶着自己的尊嚴并且幸福而滿足地死去的;就算并不圓滿。可是,誰的人生又能是絕對的圓滿呢。滿臉歡顔地死在愛人的懷裡,這讓我如何能對她不印象深刻呢。

  當大部分的人都已經開始了瘋狂的厮殺,她依舊沉浸在一種完全自我的回憶或者幻想裡,換上一身潔淨的運動服奔跑在清晨的林間小路上。少女、長發、一身鵝黃色的服飾、對美好愛情的遐想、清晨香甜的氣息、林間小道旁青草的芳香……所有的這些細緻的描繪不過隻是寥寥的幾個鏡頭,卻把她與衆不同的氣質和個性都勾勒出來了。

  她也許本來就不該是屬于這部電影。我想。所以,她以一種與衆不同的方式死去;與衆不同得有些讓人驚豔。

  另類但純潔;美好而優雅。

  貴子這個人物存在的意義,是給這部彌漫着濃烈血腥味道的電影注入了一股清新的青春氣息,讓這部電影不僅僅隻是一味的頹殺。


...

慶子

  “最後に、ええ友達が出來てよかつた!”(最後,能和你做朋友真好!)——慶子(美波-Minami)

  可以說,慶子并不是一個以實體而存在于這部電影裡的人物;而是參加第一屆BR法時就已經死去了的女子。她所存在的,僅僅隻在山本太郎(Taro Yamamoto)飾演的那個摯愛她的川田章吾回憶裡,或者在章吾與他人談話的内容裡。

  而她出場的鏡頭也極少,第一次以相片出場,然後是章吾回憶時閃回的鏡頭裡有一段,最後在章吾臨死之前的回憶裡又一次閃回。可是就算如此,她依舊是我印象最深的人物形象之一。

  當兩個人真心相愛,他們都會願意為了對方而付出自己的一切,包括最為寶貴的生命。章吾和慶子給那些整天情情愛愛卻依舊懵懂不識愁的孩子們上了最華麗最悲壯也最身體力行的一課。

  章吾是三年前第一屆BR法裡唯一的生還者;而他在三年前所做的所有一切,僅僅隻是源于他的一個信念——他要拼死保護慶子,并且帶着她一起離開這個荒島。于是他殺死了所有人,包括射殺了自己最好的朋友。但是他所做的一切,不都是因為慶子;我不否認他所成就的一切,可是卻是慶子成就了他。

  當遊戲三天的時限到來,章吾并沒能找到他與慶子一起離開的路途,于是他無奈地抱着慶子。章吾說:要相信一個人真的很難。因為就在這個時候,慶子的臉上挂着一個複雜之至的表情——悲涼、憂傷卻堅定、幸福的笑容,然後開槍射傷了他。

  也許是因為自我保護的本能意識,或者是對于愛人信任的程度依舊不夠,他卻一槍射殺了慶子。奄奄一息的慶子躺在他懷裡的時候,表情不再那麼複雜,隻是笑——純粹的一臉安慰與幸福的快樂——她說:謝謝。

  這一段的劇情設置并不很費解;奈何,章吾卻花了三年的時間來解開這個答案。

  他被迫參加了第三屆的BR法。他來了,帶着滿腔複仇的烈火以及對慶子的愧疚之情,還有慶子最後留給他的那個他依舊無法明白的笑臉。

  章吾為何盡心盡力地幫助男女主角度過難關并且最後把他們送回了人間。其實道理很簡單,因為他在他們身上,看到了當年自己與慶子在面對同樣危難裡挽着手龃龉前行的影子。可以說,他和慶子的光華貫穿了這部電影并且遠遠地蓋過了這部電影裡的男女主角;如果沒有他,以男女主角的天真稚嫩柔弱無能,根本可能一早就戰死沙場無力前行了,焉能生存到最後直至逃出荒島呢。

  是章吾造就了他們,也造就了這一切。然而,卻是慶子造就了他。可以說,他和慶子的意願存活于藤原龍也(Tatsuya Fujiwara)飾演的七原秋也和前田亞季(Aki Maeda)所飾演的中川典子兩個人身上。

  我們可能想像得到三年前那場慘烈的戰争,是保護慶子的信念支撐着他一直走到了最後;這是慶子對他的第一次成全。

  與其兩個人一起死于項圈上的定時炸彈,不如犧牲一個人而保全另一個人。當他抱着慶子不知所措無能為力的時候,慶子其實已經毅然決然地打定了主意要犧牲自己保全他的平安。這是慶子對他的第二次成全。隻是慶子知道,如果跟他照直了說他肯定不會同意;所以她采用了一種他參詳不破的方式完成了自我犧牲的壯舉而讓他不會為此而背負太多對自我的罪責。

  如今他被迫參加了第三屆的BR法,他是為了追尋慶子給他的那個謎一樣的笑臉背後的真相而來,他是為了替慶子複仇而來。他的到來又成就了秋也與典子;可以說,這是慶子對他以及秋也與典子的成全。

  很多人也許不會同意我的這種觀點,但是我想提醒那些持反對意見的人們說——我們在看待一個人物的作為與成就的時候,我們也許更應該正視那個成就了這個人物背後的那個人。因此在我看來,對于慶子的高度評價并沒有诟病。

  甚至在某種程度上而言,我覺得秋也和典子也僅僅隻是作為花瓶式的擺設來凸顯出章吾作為一個悲情英雄的圓滿;而章吾,則隻是作為一個相對更強勢的花瓶式的擺設來凸顯出慶子人格力量的功能圓滿。

  我喜歡這個不曾正面出場的角色更甚于這部電影裡其他的任何角色。自我犧牲,永遠要比逞強鬥勇戰勝敵手更偉大也更難得。以我的視角來看,慶子才是這部電影真正的靈魂。以“不殺”止“殺”,也許才是導演深作欣二(Kinji Fukasaku)所要表達的真正核心思想;隻是,太多的人不曾注意過慶子這個角色,太多的人被那些眼花缭亂的鮮血淋漓蒙蔽了雙眼。

  欣二的确是大手筆,不管是前面說到的貴子也好,還是不曾正面出場的慶子也好,或者是主角秋也和典子;許多的角色都在表達着一種“不殺”的意願,隻是他反其道而行,以“殺”為手段來表達“不殺”,并且也沒有用明顯的鏡法去刻畫,而讓大部分的影迷對這部電影始終有所誤解。

  反其道而行,加上不顯山不露水地挑明;欣二更需要的也許是一種勇氣,一種不怕被誤解以及扭曲的勇氣。


...

相馬光子

  “あたしただ奪う側にまわるうと思つただけよ。”(我隻是不想坐以待斃。)——相馬光子(柴崎幸-Kou Shibasaki)。

  沒有人會忘記這個雖算不上漂亮卻一路強悍飙行的蛇蠍女子。我不知道别人對這個人物的感覺如何,我是不會讨厭她的,甚至有點同情她。

  跟她的同學比起來,她顯然可以站在另一個高度輕快地叫他人為“孩子”。她也是這部電影花費了大筆墨所描繪的一個人物形象,可是跟前面說到的那兩個不着筆墨的女子比起來,她顯然是我所說的那種“殺”的表象裡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之一。

  她是一個完全與秋也相反的角色,不管是這個角色的性格還是這個人物給我的感覺,都是完全截然相反的。我在另外的一篇文章裡曾經說過——沒有人會讨厭秋也,但這并不意味着所有人都會喜歡秋也;而在這裡的感覺是一種徹底的相反——沒有人會喜歡光子,但這并不意味着所有人都會讨厭光子。

  我甚至還挺喜歡她。或者說,是憐憫更為确切些吧。

  誰曾如她;如荼蘼孤獨。如果把電影裡有關她的一切稍作梳理的話,我們會發現,她是如此孤獨無援。然後我開始理解她的所有行為,不管是否支持她的作為,至少我對她是欽佩的。許多人也許沒有辦法去喜歡她;但至少會同情她,然後原諒她;更沒有辦法去讨厭她。

  幼年的光子,應該是在一個單親家庭裡長大的獨女。不管她的父親是早年逝世,或者是抛棄了她們母女二人另覓新歡都好,她都是由自己的母親獨力撫養的。也許,母親對她的人生是如此不得意甚至絕望,所以酗酒;母親總是教導她說——光子,要堅強;如果不夠堅強,将來就隻能像我一樣生活了。

  沒有兄弟姐妹,缺乏父母關愛;當然可以說,就算如此同樣也有人成長得很好。可是,她所遭受的并不僅僅隻是如此。酗酒的母親不僅沒有給她的家庭生活帶去多少溫暖的回憶,并且還曾為了生計而把幼小的光子賣給了戀童癖的中年男子去對她進行猥亵。

  這樣的一個光子,怎麼可能不堅強地做人,怎麼可能不養成非常獨立的性格、強烈的求生意識和非常強烈的自我保護意識。最自己血緣最親近的父母親都不能讓她依靠,甚至被至親出賣的經曆讓她把自己所有的希望都隻能寄托在自己身上;要生存下去隻能不再相信任何人,隻能堅強,隻能把自己所有的能力都發揮到極限,隻能無所不用其極地努力拼搏。

  她是孤獨的,自小到大;她又是堅強的,生存和自我保護的意志要比誰都更強烈,所以她才能存活至今。所以,當其他的人都還不知所措滿臉上的慌亂時,她已經知道自己接下來的路應該怎麼走了。因為她的危機意識比誰都更早地萌芽,她的求生意識比誰都更強。

  過早的社會生活給了她更多的啟示——要活下去,就不能有太多的仁慈;所以,我們在她的身上看不到半點溫暖,她是如此冷酷并且殘忍。

  然而,我們應該以一種什麼樣的道德準則去苛責她呢。她其實并沒有錯,世界給了她一種什麼樣的認知;于是,她用她所認知的方式去回報給這個世界。如果非要去追究她的不道德的話;我們是否應該先去追究一下這個世界對她的不道德呢。

  每一個人都有其生存下去的權利和欲望。不管,她是生在一個什麼樣的階層和家庭裡;也不管,她曾有過什麼樣的經曆。正是她所經曆過的那一切賦予了她獨有的生存方式、邏輯思考方式以及做成某件事情的方式……所有的這一切,其實都是一種連鎖反應式的延伸。這個世界給了她什麼,她則以她所接受的一切反戈這個世界;這是人性使然,又有什麼地方應該被苛責的呢。

  尚且幼年的光子就曾為了保護自己而力抗中年猥亵男的侵犯而把他推下了樓梯,何況是一個已經長大并且想要活着離開這個荒島的光子呢。

  長大後的光子同樣很孤獨。電影最後,整個班級都在為自己班裡的籃球隊加油的時候每個人都是滿臉的歡顔;唯獨光子一個人落魄地獨自黯然離去的特寫鏡頭讓人無限噓唏。她隻能孤軍奮戰,并且她想要活到最後,一直戰勝所有的人平安地離開。

  這是一個與這篇文章裡之前所說到的所有人物都不相同的人物,也是這部電影裡最悲情的一個人物。她的悲劇性成就了這個人物在美學上的悲涼。我們可以不認同她,我們可以不恥她的行事方式,但是我們沒有辦法去責備她,沒有辦法去苛責她。

  寫到這裡,我特别有種悲天憫人的感覺。不是她造就了自己,而是那樣的一個社會環境把一個本來應該天真純潔的少女逼成了光子的模樣。

  “我隻是不想坐以待斃。”光子所想要的,其實如此簡單。學着去寬容,從環境來看這個人物;也許,她并不是那麼讓人難以接受,甚至是非常讓人同情的一個角色。


...

内海幸枝

  “…ねぇ,この意味わかる?”(你明白我的意思嗎?)——内海幸枝(石川絵裡-Eri Ishikawa)

  除了秋也;也許,沒有人會不明白幸枝的意思是什麼。我為什麼會想到這個人物;也許,因為她是這部電影裡最清新可人的女孩。雖說也同樣筆墨不多,可是這個人物從出場一直到她死去;她的臉上一直挂着一個非常清新的笑容。這與這部電影的整體基調是格格不入的。

  可見,導演欣二是非常擅于利用反差來凸顯他想表達的主題的;但是因此而産生了另外的一個意想不到的效果,那就是把人物的性格特點也是非常完整地凸顯出來。

  之前所說到的那些人物,都是屬于那些沒有辦法取悅所有人的;而這個人物,我想,也許沒有人不喜歡她。樂觀、勇敢、有組織能力、漂亮的外表以及和外表并無二緻的性格,如何能讓人不喜歡呢。

  可以說,所有的女同學都喜歡秋也,而女主角典子在此之前也許隻是一個不惹人注意甚至常常被人欺負的女生;而幸枝,也許可算作是女生裡的秋也。她同樣被其她的女同學所擁戴,同樣被男同學所喜歡;而她,暗戀着秋也,直到她有機會親近秋也的時候,性格開朗的她應該就大膽地表白。

  我喜歡這個人物。因為,她有着一種與衆不同的氣質。當然,她給我的感受并沒有之前所寫到的那些人物那樣深刻。但是寫這部電影的人物篇,我必須寫上這樣的一筆;否則,這個人物篇是不完整的。

  純粹隻是個人感官罷了。不求苟同。

 2008-08-23;戊子鼠年庚申七月乙未廿三。處暑;諸葛亮誕。

  附注:電影資料擴展鍊接。  ■片名:《Battle Royale》

  ■譯名:《大逃殺》、《東京聖戰》

  ■導演:深作欣二(Kinji Fukasaku)

  ■原著:高見廣春(Koushun Takami)

  ■編劇:高見廣春(Koushun Takami)、深作健太(Kenta Fukasaku)

  ■主演:栗山千明(Chiaki Kuriyama)、美波(Minami)、柴崎幸(Kou Shibasaki)、石川絵裡(Eri Ishikawa)

  ■類型:動作、驚悚、劇情、恐怖

  ■片長:122 min(director's cut)

  ■出品國家:日本

  ■對白語言:日語

  ■制作公司:Toei Co. Ltd.

  ■發行公司:Manga Films S.L.

  ■首映日期:2000年12月16日(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