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影請下拉至評論區】
2025 年春季,WOWOW 台推出的原創懸疑劇《災》(連続ドラマW 災)以獨特的叙事視角闖入觀衆視野。這部由香川照之領銜主演的作品,通過 “災難降臨前的倒計時” 結構,将現代人的精神困境與社會矛盾編織成一場令人窒息的生存遊戲。它不滿足于傳統災難片的感官刺激,而是以手術刀般的精準,剖開都市生活的光鮮表皮,暴露出隐藏其中的人性暗礁。
一、“災難預言者” 的凝視:香川照之的颠覆式演出
香川照之在劇中飾演的 “男人” 是推動劇情的核心引擎。這個行蹤詭秘、身份成謎的角色,如同希臘悲劇中的命運之神,總是在人們最脆弱的時刻現身。他既非救世主,也非純粹的反派,而是以旁觀者的姿态見證着六位主角的掙紮 —— 銀行職員、家庭主婦、網紅主播、高中生、退休教師、流浪漢,這些看似毫無關聯的人物,因他的出現被卷入同一場災難漩渦。香川照之通過克制的肢體語言與充滿壓迫感的眼神,将 “男人” 塑造成現代社會的 “災厄符号”:他在便利店購買咖啡時的機械動作,與深夜街頭遊蕩的孤獨身影形成強烈反差,暗示着災難并非偶然降臨,而是某種系統性崩潰的必然結果。
值得關注的是,這是香川照之自 2022 年性侵醜聞後首次回歸電視劇領域。他在劇中刻意淡化表演痕迹,以近乎紀錄片式的真實感诠釋角色,這種 “去明星化” 的演繹方式,反而強化了 “男人” 的神秘色彩。有觀衆評價:“他的存在本身就是災難的隐喻 —— 當公衆人物褪去光環,剩下的隻有人性的複雜與脆弱。”
二、碎片化叙事中的生存寓言
《災》采用多線并行的叙事結構,六位主角的生活片段如同散落的拼圖,在 “男人” 的串聯下逐漸拼接成完整的災難圖景。劇中的 “災難” 并非傳統意義上的自然災害,而是包括職場霸淩、家庭冷暴力、網絡暴力、藥物成瘾等現代社會病的具象化呈現。例如,銀行職員(竹原皮斯托飾)在業績壓力下的精神崩潰,與家庭主婦(中村安奈飾)面對丈夫出軌時的麻木隐忍,共同構成了 “都市生存災難” 的雙面鏡像。導演関友太郎和平濑謙太朗擅長用細節營造壓迫感:辦公室熒光燈的閃爍、超市貨架的整齊排列、手機屏幕的藍光,這些日常場景在鏡頭語言的重構下,成為吞噬人性的陷阱。
制作團隊對視覺風格的把控堪稱一絕。劇中頻繁出現的 “倒計時” 元素 —— 手機屏幕上的日期、電梯樓層的數字、藥品包裝的保質期 —— 如同達摩克利斯之劍懸在角色頭頂,強化了 “災難随時降臨” 的緊迫感。而貫穿全劇的綠色濾鏡,将東京的霓虹夜景渲染成病态的翡翠色,暗示着繁華都市下隐藏的毒素。這種 “日常即地獄” 的美學表達,與《黑鏡》系列的荒誕現實主義形成跨文化呼應。
三、觀衆參與的解謎遊戲
《災》的一大創新在于打破傳統電視劇的線性叙事,通過 “災難降臨的觸發條件” 設計,邀請觀衆參與劇情推理。每集結尾的 “災難預言” 片段,以隐晦的符号提示下一集的關鍵線索,例如撲克牌花色、星座圖案、藥品名稱等,引發社交媒體上的 “全民破案” 熱潮。這種互動性設計不僅提升了觀衆黏性,更暗合劇集主題 —— 在信息過載的時代,每個人都在試圖解讀 “災難” 的征兆,卻往往忽略了真正的危機早已潛伏在生活細節中。
然而,這種叙事策略也引發争議。部分觀衆認為 “碎片化叙事” 導緻劇情節奏拖沓,角色塑造流于表面;另一部分觀衆則贊賞其 “反套路” 的創作勇氣。導演関友太郎在采訪中回應:“我們不是在講述一個關于災難的故事,而是在探讨災難本身的叙事邏輯。” 這種元叙事的嘗試,使《災》超越了類型劇的框架,成為一部具有哲學思辨色彩的社會寓言。
四、災難美學背後的現實映射
《災》的創作靈感源于日本社會近年來頻發的危機事件,包括東日本大地震、職場過勞死、網絡暴力等。劇中多次出現的 “防災演習” 場景,既是對現實的複刻,也是對公衆危機意識的諷刺 —— 當防災演練淪為形式主義,真正的災難來臨時,人們反而失去了應對能力。這種對 “危機常态化” 的批判,與 WOWOW 台一貫的社會派風格一脈相承。
主演松田龍平在劇中飾演的退休教師角色,其台詞 “我們這代人學會了與災難共存,卻忘了如何阻止災難”,成為全劇的點睛之筆。這句話不僅指向日本社會的曆史創傷,也叩問着全球化時代的共同困境:當氣候變化、經濟衰退、技術失控等 “慢災難” 成為常态,人類是否已經喪失了反抗的勇氣?
結語:在災難中尋找救贖的可能
《災》不是一部讓人感到舒适的劇集,它用冷峻的鏡頭語言揭示了現代社會的脆弱性,卻拒絕提供廉價的解決方案。劇中的六位主角最終是否能逃脫災難?“男人” 的真實身份究竟是什麼?這些謎題直到收官仍未完全解開。這種開放式結局,恰是對現實困境的隐喻 —— 災難的本質并非突發事件,而是人類文明長期積累的矛盾總爆發。當香川照之飾演的 “男人” 在最後一集對着鏡頭露出意味深長的微笑時,觀衆猛然意識到:或許我們每個人都是這場災難的共.謀者。
這部劇的價值,不在于講述一個驚心動魄的災難故事,而在于喚醒觀衆對 “日常災難” 的警覺。在 AI 與虛拟現實日益模糊現實邊界的今天,《災》以其獨特的災難美學,提醒我們:真正的危機,永遠潛伏在看似平靜的生活褶皺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