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付航那句“你在我的劇本裡殺青了!”觸動之後,在《大奉打更人之世間無我這般人》裡得到了更深的震撼、感動和共情。
先說震撼。我先是沒預料到一部網大會這麼強,接着是沒想到會這麼玩。
《世間無我這般人》制作精良到根本不像一部網大,在置景、服化道和特效等方面,和電視劇一脈相承,擁有平台S+級的水準,而且因為電影會将動作、特效等高能場面盡量集中,所以觀感會更上一層樓。
這部電影從大的場景構建到小的道具細節都相當精良,楊千幻和師姐家裡的設計,從真實陳設到特效延展美輪美奂,楊千幻家裡的布置充滿人間煙火氣,高燃打鬥和後面和巫神教的對決動作設計和特效都有很高水準。
當然,以上這些并不是電影的重點,我沒想到這一部會這麼玩,從人設到故事線都來了個一百八十度大反轉,讓觀衆得以從另一個角度進入《大奉打更人》,對楊千幻也有了全新解讀。
原著中監正座下二弟子因為給許七安打輔助所以出彩很多,而三弟子楊千幻一直以來都是相對單純、形象扁平的逗比,他愛出風頭、不好好說話,總是以背示人,目的自然是凸顯自己的高人風範,而那句“世間無我這般人”是他的口頭禅,折射出他的自負,可是又總是追不上許七安。
本以為楊千幻永遠都要以配角出現,而且除了喜劇擔當也沒啥存在感,結果在這部電影裡卻成了男一号,甚至有了完整、複雜又深沉的人物線,看過後實在過于驚喜。
再說感動。
其實看開頭沒理解導演為什麼要拍楊千幻,難道打更人沒什麼拍的了嗎?哪怕給許七安開個任務副本都會很精彩吧!
但越看到後面,越是明白了為什麼導演要拍楊千幻的故事,為此甚至都不給許七安一個正臉鏡頭(别想出來搶風頭),劇情從最開始交代楊千幻總是以背示人,到最後揭開以背示人的原因,中途幾次反轉,用感性且細膩的手法塑造出有血有肉、有思想有内涵的楊千幻,看到最後真的感動了,也喜歡上了這個内心敏感細膩的陣師。
一方面感動于這個喜劇人物的悲涼底色。楊千幻的聒噪和喜感背後,其實是事業上始終不得志,被其他弟子疏遠、被監正打壓,甚至被手镯束縛連努力的機會都沒有。他的單純和執拗,讓他對周遭的美好視而不見,一步步走向悲劇結局。
看電影的過程中,也是不斷糾結、不斷推翻自己的過程。會不斷扼腕歎息,為什麼楊千幻不能安下心和那麼好的師姐促膝談心、一日三餐?為什麼他不能在家安心陪伴父母、解開自己心結?但電影在對他的執着不斷刻畫、反複鏡頭堆疊中,将電影推向了哲學層面,觀衆會思考活着的意義、是不是要證明自己的價值?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才不枉此生?從這個角度出發,就很容易理解楊千幻了。
另一方面,感動于楊千幻在别人的主場裡永遠都是配角,這次終于做了一把主角,對于喜歡楊千幻、或者像我這樣看過電影才開始喜歡楊千幻的觀衆,都是提供一次很強的情緒價值和人性關照。
畢竟電影拍的的确很好,會讓觀衆覺得楊千幻值得。而且電影不僅是賦予觀衆上帝視角,“賜”給楊千幻主角身份,更讓楊千幻有了自己完整的人物形象、性格和成長,他一開始糾結、質疑自己為什麼不是許七安,到後面也意識到要成為自己,有了溫暖的人物弧光,以至于最後的斷臂死戰,都讓人紅了眼眶卻又不會為他悲傷,因為他是在為自己而活,或者說他終于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樣子,折射到現實,我們又何嘗不是呢?
所以,楊千幻非常能讓觀衆共情。共情還因為楊千幻的那些經曆,會像回旋镖一樣刺痛自己。
我們大多數都是普通人,不管職場還是社交,都是那個不起眼的配角,如果你在電影裡能意識到楊千幻是自己的主角,他不應該對唾手可得的幸福視而不見,那也應該想想自己,在社會上摸爬滾打,是不是慢慢迷失了自己?有沒有過于在意利益上的得失、别人對自己的看法,而忽視了愛人、家人的陪伴?
還有職場上的共情,楊千幻被上司(監正)打壓、被同事疏遠,他的才華得不到認可,甚至還會被同事搶功、捅刀子,到最後上司也沒伸出援手而是把他視為棄子……種種不得志,簡直拍到打工人的心坎上了,楊千幻的遭遇,總有那麼一兩件事會戳中你。
真的很感謝片方會在大年初一下午上線這部電影,這是今年賀歲檔我最愛的一部作品,相信我,春節假期選這部,準沒錯。
大年初一必看!《大奉打更人之世間無我這般人》,解鎖楊千幻的驚喜與共情密碼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