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看完 在拍攝手法啊叙事節奏等方面确實有改進的空間 沒有達到頂級的水平 奈何濃厚的時代主題和天牛廟村的群像故事确實令人感動;對人物的塑造非常鮮明 比起男女主的故事 甯老伯和封二對土地的信仰和執着 以及費家嫂子被困在大院的一生其實更讓我動容(甚至直到劇集結束我都不知道嫂子到底叫什麼名字 這難道不是一種表現手法嗎?)
另外 看到大家都在诟病這是一部封建劇集 我不禁思考 代入到時代背景拍攝那時的習俗與說話習慣到底是不是當代影視可取的方式。賴以土地生存的農民們 以砍柴和勞作作為主要生活方式 女性身體相對較弱 勞動力價值不如男性高 以活下去為主要目的話 自然地位也就沒有男性高 那時的我們隻能依賴于男性 組建家庭生存下去。在幾乎沒有戀愛和相處的年代 僅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和稍微看對眼的情況下 便與另一個人搭夥勉強把日子過下去 具體那人是怎樣 純是在賭...這也是不得以的事 反觀自己的家庭 父輩已經稍有改善 但祖輩便是這樣湊在一起 所以我想說 這樣的劇集實際上是對以前生活的真實寫照 不能說毫無可取之處。現代社會下 女性已經可以承擔絕大部分男性的工作 做的一樣好甚至某些領域更好 哪怕仍然存在少部分以體力勞動為主的工作 或者存在生理期以及需要生育的情況 也會對這部分弱勢給予補足 呼籲相應待遇向女性回歸 這是因為社會資源豐富了 人文關懷發展的好了 才逐步向男女平等推進着。難不成那時的繡繡就應該認識到婚姻不是逃離方式而是另一個牢籠 從甯家跑出來之後應該野外求生?亦或者費家嫂子應該意識到自己被桎梏了 早日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成為女強人?這豈不更加荒誕嗎?愚見認為在曆史情況的基礎上 角色做出符合當時思想條件、民風民俗的事件是再正常不過 至于在電視劇的價值導向這方面 可以認為是一種反諷的手法 智者見智、仁者見仁 需要觀衆去認真體會與辨别。這與強奸戲不要再把鏡頭對準受害者 轉而對準施暴者不一樣。希望大家可以靜下心來觀看與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