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電影,看來讓我非常震撼的一點在于,當女人想要離開時,她是需要一個個斬斷自己和别人既往的“友好情義”的鎖鍊。

她最先斬斷的是冷血丈夫的情義:那幾刀捅進自己的身體,是她最後質問丈夫是否關心自己,我已受傷,你會不會關懷撫慰?以捅自己3刀,她看清了丈夫的涼薄冷血,和丈夫的生活再無眷戀。

其次是因為買車需要錢, 斬斷和弟弟的“友好情義”。這個友好情義之前是以她免費給弟弟幫工3年搭建的。

再次斬斷的是和母親的情義:她開始質問母親,對母親要求她放棄追薪有反抗,她不再是在母親面前事事聽話的女兒,她開始為自己的利益而戰。

為了掙錢買車晚上去搬東西做累活,累的都是身體,而她斬斷的最後的情義牽絆,是對女兒。

她在20-30年前就想過帶着女兒離婚,但是為了現實她隐忍了。(每一次的隐忍都會換來更重的壓迫和剝削,因為已經讓對方看出自己反抗不了。)她為了女兒的成長,為了女兒的婚姻,為了女兒的生産,為了女兒找工作而帶孫輩,于是一次次推遲自己的出行。

母親對身處困境中的女兒,是最難置之不理的。這是她“憐弱”和母親慈心的一種反應。于是為了女兒她可以一次次壓制自己的期盼,而終于,她斬斷了對女兒的輸血:她大喊着“我不能再等了,我和你們是一樣的!”“孩子的事你自己想辦法吧”。

放下女兒,是她出走前的最後一步了。

而傳統,對不肯承解家中困境的女人,總是批判指責最多。大家習慣了道德綁架女人,總是要求女人付出,女人不付出不承擔就是自私,就是狠毒,就是任性,就是不顧大局。

總有“大局”需要以女人的犧牲來完成,好像女人不是大局的一員,女人和“大局”天生沖突嗎?當女人犧牲自己換得大局穩定,有了成績論功行賞時,他們甚至吝啬給犧牲自己輸血大局的女人一點口頭的贊揚。

而對女兒的需要和懇求,她這次終于拒絕。母親對女兒的輸血,終于斬斷。

收回對女兒的扶助,她終于收回所有的力量,撤回了對身邊人的無償輸血,開始上路。

她先後抹掉了“妻子”、“姐姐”、“女兒”的角色,最後抹掉了“母親”的身份枷鎖,她終于隻需要作為一個女人去上路。

到現在,她活成了一個“人”,一個沒有其它角色義務的“女人”。

了不起的不隻是出走,而是女人英勇斬斷“情義”牽絆,敢于将自己的利益和需求放到第一位,以自己為先,為自己而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