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電影不再成為電影時,電影本身的意義又該往何處安放?

...

先看改編的原著,雖然近年來東野圭吾的争議很大,甚至對于他是否應該被稱作推理小說家都有相當大的反對聲浪。但不可否認的是,東野圭吾确實創作了一批相當深入人心的作品,而《彷徨之刃》在其中并不算是爛作。相反,東野爽快的摒棄了推理元素專注于對社會問題描寫,給予了這部小說時代性,讓東亞各國都對青少年犯罪的問題進行新一輪的思考和辯經。

...

如果說上面的改編是為了過審,那大家尚且還能接受,但電影卻總是有“炫技”之嫌,在完全沒有必要的地方胡亂改編。為什麼這部電影會叫“彷徨之刃”?彷徨是内心的善念,刃是内心的決斷,這個詞在原著中是同時用在警察和男主身上的,他們本身都因為自己的善意而痛苦,又因為自己身上的責任需要違背自己的本心做出選擇。而他們互相博弈以及與自己對抗的過程,深刻的暴露了當今社會法治的缺失以及青少年的心理問題。

...

對于警察的“彷徨”,電影是怎麼改編的?在廢棄賓館的追逐戰中,警察明明抓住了男主,卻因為一時心軟沒有開槍,放過了男主。導演以為這是“彷徨”,卻導緻這位警察丢失了自己的本心。在原著中,警察結局雖然有猶豫,但依舊為了自己内心中的程序正義而開槍。這槍開與不開,代表的是警察心理對自己身份定位和社會認同感的強弱,如果不開這槍,那這位警察不就和男主完全一樣了?他還能被稱之為彷徨之刃嗎?自以為是的改編導緻人物的崩壞在國産電影裡已經出現不止一次了,在其中隻能看到編劇滿滿的無知與傲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