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喜歡這種由過量的性格描寫、哲學對話和生活細節堆貯起來的電影,就是所說的“細密寫實主義”路子。

電影核心講的是男女關系,兩人明明感覺很對,經曆了分分合合後,還是分開了。一開始認識的場景很可愛,安妮霍爾是那個先感興趣的人,開車又很狂野,把男主吓得半死。一開始約會很美好,兩個人都說自己曾經遇到很多糟糕的人,所以變得更謹慎 ,kiss, sex,交換價值觀,鼓勵安妮去唱歌。約會不久後,二人開始同居,一開始男方要flexible relationship,不願意真的commit,女生覺得男人讓自己接受成人教育是嫌棄他笨,所以分開。結果男生後悔了,他不想和其他女生約會,嘗試了跟别的女生約會也感覺不對。在和新約會對象上床那夜,他突然接到安妮霍爾半夜打來電話、讓他幫忙打蜘蛛,然後安妮忍不住說想他了,他們又重新在一起了。

複合後,他們一起去了男主的老家布魯克林,又回到紐約,女主駐唱(仿佛是故事的高潮,太美了,帶着一點音樂帶來的極緻浪漫主義),音樂經理人tony lacey來咨詢她是否願意合作。男女兩人都在繼續看心理醫生,相反的是,男生仍然沒有效果,女生卻逐漸在這段關系中越來越獨立,學會尊重自己的感受,增強了主體性。此外,x頻率不和,x生活不合也一直是兩個人之間的原因。

他倆去加州是最後分手的關鍵節點。好像沒發生什麼事,但也看出來二人之間沒有一開始幾幕的新鮮感和情意湧動了,回來路上他們都覺得關系走不下去,其實都想分手,最後安妮先說:i dont think our relationship is working.男主如釋負重地符合說男女關系就像一條鲨魚,如果不一直使勁向前遊就會死掉。是的,然後安妮搬家,前往加州。兩個如此契合的人就分開了。不久,男方後悔了,他想要安妮在身邊,從紐約飛到加州求婚,女方這次拒絕了。徹底斷了。

電影看到最後很難過。想到《旅行中忘記》中的歌詞“它真美,所以惋惜”。兩人是某種意義上的靈魂伴侶,龍蝦跑出來的時候,他手機腳亂,她蹦蹦跳跳去拿相機給他拍照。男主以他倆故事為原型寫了一部戲劇,說明他愛得很深,難以忘記;再次偶遇時,安妮正帶着新對象看《悲哀和憐憫》,說明安妮也受到了這段關系的巨大影響。最後,他們很和諧地再次坐在一起,開心地回憶了他們曾經的甜蜜時光(這裡混剪了所有他們大大小小的時刻),然後平靜地分手告别。

伍迪艾倫絮絮叨叨、哲學思考式的話語,神經質的性格,喜劇演員的身份,似乎都在以表面的有趣掩蓋他内心的敏感和恐懼,猶太人的身份危機,二戰的曆史創傷,童年住在過山車下的精神過敏以及碰碰車帶來的對開車的恐懼。他是一座孤島,如果他能夠安靜下來的話。

I never want to belong to any club that have someone like me for a member. that’s the key joke of my adult life in terms of my relationship with women.

old joke: 有個人告訴大夫說我哥哥瘋了變成了一隻雞,大夫說那你怎麼不把他帶來,那人說因為我還需要雞蛋。the relationships, they are totally irrational, crazy and absurd, but i guess we keep going through it because most if us need the eg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