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其實認為Francesca就是在家裡幹活兒,日複一日沒有自我價值,因此會對外界和新鮮的男人産生強烈的desire。遇見這個有趣的男人是她的世界裡發生的最大的事了。那是愛嗎?那是迷戀,那是情欲,再伴随着被理解、被看見和被欣賞,于是發生了愛。哈哈,拆解愛,真的太人機了(笑
重點是:被看見。這份迷戀,可以給這個新鮮的男人,也可以給更大的世界,事業成就、興趣愛好、夥伴……
這是1995年的片子, 因此Francesca非常傳統地回歸家庭。不過即使Francesca跟别人走,如果不是建立了自己的個人成就或者價值感來源,依然心理會有深深的孤獨感和被外界填滿的窒息感。她的黯淡無光、她臨别希望和Robert葬到一起以及對錯過愛的人的遺憾可以看出,她回歸家庭的選擇非她本願,而是出于社會和家庭的期待,由此可見有時家庭會成為實現自我的“牢籠”。“被看見”是覺醒的起點,卻是終點,Francesca一生活在“清醒的囚禁”中,是一個悲劇人物。
這大概不是一部關于取舍的愛情片,而是一部關于如何看待自我和如何認同自我的價值和身份的電影。同理,這是1995年的片子,價值觀已經更叠了,我身邊的女性現在基本不會這樣了。這讓我想起了2025年大陸上映的電影《還有明天》裡的女人同樣面臨舊男人vs新男人的選擇,她哪個男人都不選,她選擇了擦掉口紅,投出自己的選票,為了明天的自己和女兒的發展。當然這和時代背景、國家發展和機遇有關,是另一個議題了。因此跳出男人叙事,活出自己的人生或許才是現代“中年危機”或者“中年開小差”的正解。一個現代女性面臨的問題已經和男人無關,而是不分性别:“我究竟想要一種什麼樣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