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黑人配白人當做銀幕搭檔的影片已經不少見了。2018年的《綠皮書》在内地上映後廣受好評。的确,黑人+白人的設定在當今社會真的很富有戲劇沖突。種族歧視也一直是好萊塢電影近年來的一個熱門話題。

《觸不可及》(法國版)就是講述了一個黑人與白人的故事。但比起綠皮書,《觸不可及》讨論的更是一種友情,而不是為了政治正确而政治正确,《綠皮書》則主打種族歧視。當時流傳一種說法,《綠皮書》就像是角色互換版《觸不可及》,并不無道理。

影片講述了黑人德希斯去應聘當白人殘廢富翁飛利浦的護工(實則為了領取失業撫恤金),一通胡鬧卻被飛利浦選中了。德希斯在不肯接受這份工作到慢慢接受到開始認真工作。飛利浦喜歡這種自由自在的感覺,十分珍惜這跨種族的友誼。但是飛利浦覺得德希斯不能一輩子服務一個癱瘓人,就讓德希斯賺了第一桶金後讓他離開了,自己卻是滿滿的不舍。換了護工後飛利浦十分不自在,狀态一日不及一日。後來德希斯回來繼續陪伴飛利浦,繼續了這段寶貴的友誼。

影片的故事之所以感人至深,不僅是劇本的過硬,還在各種細枝末節上。首先最明顯的就是選角了,一黑一白,當二者發生關系,而且是那種友誼關系時,這正好可以反映出二者的友誼更加難得可貴。在種族歧視依舊存在的情況下,二人不顧旁人的眼光能繼續這段友誼,可謂勇者。

飛利浦好像一個被禁锢在監獄裡很久的人,他很無聊,急切的想找一點有趣的人有趣的事,而德希斯正好是這種人。這多少能讓有些觀衆可以共情,畢竟現在生活不易,貓貓都歎氣,誰不想放縱呢?

德希斯在應聘時,穿着白色的皮鞋,導演還給了一個特寫鏡頭。然後随着鏡頭上移後,一個全景鏡頭展示在觀衆眼前:除了德希斯全部都是白種人。太諷刺了。同時這一幕還反應了黑人的地位很低,一個高薪職位全部都是白人應聘,這也側面說明黑人幾乎沒有誰有這樣的機會做這樣的“高級職位”,體現了就業的不平等現象,有色人種普遍收入與待遇低于白人。

劇情上,飛利浦和德希斯的融合可謂德芙般絲滑。最初的不情願到了最後已經必不可少。二者完全不同的性格,最終一本正經的飛利浦也活成了半個德希斯。這兩種截然不同的性格在影片裡卻一點也沒有割裂感,反而很drama。音樂口味上,飛利浦一直希望德希斯能喜歡古典音樂,而德希斯則一直強調他的流行樂,結果就是流行樂能讓全場快樂到巅峰,一改之前生日會“死氣沉沉”,互相演戲的狀況。飛利浦似乎在做事方面與德希斯一拍即合,也許就是那種壓抑到内心的感覺讓飛利浦向往德希斯的思維方式。真正好的護工不是僅僅讓你在身體上舒服到天堂,更是讓你在心靈上得到慰藉。

全片主打的那首鋼琴曲真的非常耐聽,憂郁中卻不乏快感,節奏感強的同時又不失優雅,就像飛利浦和德希斯,這段美妙的友情讓這兩個黑人和白人融合在了一起,從觸不可及到密不可分。水乳一旦相融就很難分離了。友情從來就沒有界限,更不分種族。人人都應該平等,《觸不可及》不僅是一部反映社會不平等的佳作,更是觸及人心的心靈良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