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五月我看過,覺得裡面的人都各有各的不幸都好慘,幸好我沒有經曆這種苦難,有種局外人的慶幸。

如果沒有真正理解,而産生的憐憫之情的确是一種善良,可是看到小動物受傷會心疼但卻對身邊人内心的折磨無法理解,甚至發出何不食肉糜這種話,這種善良是否能經得住風雨吹還有待商榷。沒有凝視過深淵的善總是生命不能承受之輕吧。

回首當時的影評内容,我隻看到人際關系部分,因為那是我當時所經曆的孤獨。我能與影片裡提到的這部分産生共情,但是這都是基于我本身的認知,再代入到影片裡的人才産生的感慨。或許這不是深層次的理解和共情,隻是自我投射的移情而已吧。

我沒有去真正理解影片裡人們内心世界,我以一個事不關己的局外者心态旁觀,然後用自我經曆和感受作特定影評,是一種自我意識外溢了吧,我真的有認真傾聽和理解他人嗎?我沒有,别人訴說自己的苦難,我就忙着翻找自己的類似經曆附和而已。

雖然人們的經曆的具體事件或許不同,但是感受到的孤獨卻是大同小異的,人類沒有那麼孤獨的痛苦,我們70億人都有相似的悲歡。現在試着以參與者的視角去仔細觀察,去安靜地傾聽,尊重理解其存在的合理,同時也去結合自身的同時也結合身邊人的經曆去思考,這樣或許才能跳出"自我"的囚籠,才能客觀地去理解他人,理解世界吧。

...

以前會覺得,我幹嘛要花力氣理解他人呢?現在卻覺得很有必要,積極關注他人關注世界,不僅能建立與他人和社會的深層連接,有利于減少疏離和孤獨感,另外自我認知不能僅限于向内探索還要結合這種向外探索才能達到平衡,可以自己看待自己,他人,和社會都更加客觀平和,從一生時間跨度來說,無疑是長遠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