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幸福不過是想要個說法,想要個公道。

開篇兩集看下來,是什麼氣得我眼冒金星?

是那些頻頻入耳的瘋言瘋語:“塌了天了”、“隻是摸了一下”、“開個玩笑”、“我們這兒鬧喜都這樣”、“你的不是”、“賠禮道歉”、“小門小姓”……

萬善堂也配做村支書?

他自知如果自己不來參加婚宴,萬家莊的村民都不會這麼給面子,這難道該是情理之中的麼?你們萬家莊既然這麼容不下小姓門戶,怎麼開石鑿道需要人手的時候不把小姓排除在外呢?小姓沒出力麼?小姓沒有勢力就該被孤立被欺負麼?

王友德和林桂枝給萬善堂下跪的時候,萬善堂表現得很排斥,可他不就是另一種意義上的村霸麼?不就是土皇帝麼?

什麼是土皇帝?

說的是盤踞一方的軍閥或土豪劣紳。

那什麼樣的人會被稱為土皇帝?

可不得有權有錢呐,他萬善堂是是什麼人?在萬家莊這小破地方開了集團,還是村支書,怎麼不算有錢又有權呢?

麻雀雖小,五髒俱全。這整個萬家莊可都是萬善堂的轄地啊,它說出去不過是一個農村,卻也是依山傍水有人家,那村民們對萬善堂極其信服,那他萬善堂怎麼不算土皇帝呢?

他每說一句,就敲一下桌子,他在強調什麼?不就是顯示自己的威嚴麼?他在立規矩。

多可笑,原來這萬家莊的規矩,比法律還正式呢,還“高覺悟”,還“和諧社會”,就萬善堂這樣的覺悟還能帶着萬家莊更加進步嗎?

他說着“人人為萬家,萬家為人人”,可他真做到了後者麼?若真如此,何幸福讨公道之路也不至如此艱難。

或許他年輕時确實意氣風發,帶領着萬家莊走在最前沿,可是經年之後,他早已迷失了初心,他能說出“登門道謝的不少,讓我低頭認錯的,你還真是頭一個”這種話,就表明了他不過是一冠冕堂皇之人。

憑什麼領導不能認錯?有錯就該認!既然道理講不通,既然他非要一手遮天,那就對簿公堂,依法處理。

“公論在人心”說得好聽,可劇裡給何幸福使絆子的人心還少麼?

王慶來看着老實,可并不真的理解她,說她是“通情達理的人”,其實骨子裡就是想要同化她,慢慢磨平她的血性。

他們王家被窩裡放屁,忍氣吞聲,窩囊了幾十年,如今連道理也不講了。

隻有王慶志這個文化人的思想是最正确的。

而林桂枝屬于典型的有心沒膽的那種人,她跟何幸福說的那番話很戳動我,現實中大多數人都是被迫磨平棱角,融入一個又一個小型社會,林桂枝應該也遇到了很多不公,可她在這麻木的世界裡待得久了,一擡頭,也隻能看得見這四方天了。

她說“好壞對錯黑白難分”,說“女人是為家庭活着”,這些我都不認同。

她私下裡喜歡新媳婦的勇敢直率,卻又給新媳婦畫了個圈。

王友德和林桂枝二人不斷地對何幸福說着“萬家莊的規矩習俗”、“我們這兒都這麼鬧喜”……

可是“從來如此,便對麼?”

從根本而言,他們并不真的講道理,他們覺得何幸福不該打傷人,不該對萬書記說那些話,她隻要是想讨公道,那無論怎麼做,都是她錯了,是她的不是。

他們就是典型的“想吃人,又怕被别人吃了”,如此活着,實在可悲。

再說王秀玉,她讀書,有目标,卻不明理,同為文化人,思想卻不文明,哪哪都是禁锢,一口一句“丢人”,這讓我不禁會想:到底是何幸福讓她覺得丢人?還是生在這個逆來順受的家讓她覺得最丢人?

最可氣的人心來自這村子裡看熱鬧、嚼舌根的每一個村民,他們的人和心,都被困在自家那一畝三分地裡,什麼是非黑白,他們才不管呢。

他們隻知道萬善堂就是他們的“天”。

短短兩集,每個人的性格與人設就已經表現得淋漓盡緻,故事背景也很合理,惡俗婚鬧确實存在,何家姐妹的對話也讓我心生感慨。

何幸運說她沒有嫌棄誰,沒有瞧不起誰,可是在城裡讀了大學,眼界開闊、思想進步的她,再回到農村,與兒時的玩伴久别重逢,其實早已沒有共同話題,她們未來的人生是截然不同的,她們會像她姐這樣,像中國底層傳統婦女那樣,早早嫁人,相夫教子,她們未來甚至不會有什麼交集。

何幸運學的是法,她說還想多讀幾年書,想考研究生,這很觸動我,這才配稱為有新知的中國新女性!

在我看來,這前兩集開得太好了,我還要再看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