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拍成系列都是经典优秀作品,国外有《007》系列,近年的有《速度与激情》系列。国内的《囧》系列。《唐人街》系列,《战狼》系列,最近就是这部《误杀》系列。
如果找出不同《误杀1》的导演是马来西亚的柯汶利,是翻拍的印度电影。《误杀2》的导演是中戏20004毕业的戴墨。误杀2的编剧是李鹏,刘吾驷,杨梅媛。
电影的编剧,我觉得还是存在需要仔细的打磨。电影里边不断反转的剧情,虽然增加了戏剧冲突,但有一些生硬,加的一些线索也显得多余,比如说为妻袭医那条线索。《误杀1》是一部较好的作品,叙事的过程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没有丝毫的停顿。反观《误杀2》,你的大脑????需要不断地去反转,反转,当第一个反转还觉得很惊讶的时候,这样不断的反转,就让人会有一种疲劳感,散场之后,你会觉得编剧在拿观众当傻子调戏的感觉。另外,编剧是不是都是小时候看过柯南看多了。当散场的时候,在片尾加入了一个彩蛋,剧终散场的时候,周边的人都快走光了,估计很多人没有注意到这个片段,银幕上播放片中林日朗向朋友借钱的镜头,任达华从镜头走过来祝贺林日朗剧情写的好,表演的好,剧组杀青。这原来是剧中剧,惊讶的我,差点惊吓掉下巴。编剧是为了多加一些戏,就能够得到更多的报酬吗?古时候画蛇添足那个人,如今还活在今天!
人物设置中。主角肖央的林日朗角色表现的充分,戏份也足,父子情深把观众带进了情感世界表现不错。任达华没有表现出与人质谈判和自己与警察方一些黑恶势力斗争,人物特点不明显,感觉只是在绑匪和警察黑暗势力中的一个平衡点。本来感觉女记者会有更多的戏,但是女记者前面表现的用力过猛,后面突然消失不见,感觉让人匪夷所思。
电影的镜头中运用了众多人更多45度角期盼,同情的眼神,这样一致目光感觉表现形式渲染得有些过分。
电影中的台词部分,能感觉到是在精细的设置,林芝朗的台词总是给人这哪是绑匪,明明就是一位哲人的人生感受,这与剧中的人物是编剧身份还不太唐突。但剧的医院的院长和围观的老人说的一些话,就给人感觉,剧中每个人都是懂得人生的哲学家。所以我倒是建议今后的电影中的台词,能够根据人物的身份,性格,能够在口语化,短语化的同时,提炼出精华,简单说就是剧中角色说出的话,要像人话。
回到题目,《战狼1》是不被人大众所认知,到《战狼2》走向巅峰,低开高走。反而《误杀1》。由于大家的热捧,作为一个优秀的 IP,虽然与第一部虽然没有任何的关联。拍出了这一部,但是口碑有所下滑。
总之,作为一部国内的商业片,茶余饭后,消遣娱乐,这部电影还是值得一看的。作为国产电影,支持是一定的,我们的文化背景是我们的根基。好莱坞大片主角已经不和地球????人玩了,都已经和天外来物争斗了,和动画里的合成人物斗争了。中国的价值观和我们的文化,我们更容易能理解和接受。这就需要怎么讲好故事。所以观众挑剔也是我们欣赏水平的提高,对于电影工作者的要求提高。就像一个穷汉子的口味改变,以前是穷汉子解馋不是辣就是咸。如今穷汉子也开始讲究滋味儿了。中国电影人,继续加倍努力工作,讲好故事。中国的电影产业和电影市场才能够蓬勃发展。至于文化影响力,文化输出,那就是拍好电影,讲好故事以后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