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科對信仰冷淡,這個信仰傾進崩塌的時代,很多米科一樣的人在亵渎大道上越走越遠……同時是一個啟蒙的年代、質疑的年代,事實上,至高的那位的輻光也越發黯淡,上帝到底在哪裡?叛逆的進步,引人類之真理之火向遠處挪動。可最後神迹還是降臨,上帝在最後施以援手。信仰在腐爛,英格本該腐爛(當然英格的還是虔誠的),當英格死後,可能米科和老父親的信仰從未如此虔誠過或許如此迷惘過……英格的難産死亡可能也是上帝的旨意,她的重生也是

...

安德斯是個較懦弱的人,他與安妮婚事由于信仰的不同而被阻隔。順便一提,剛開始沒注意,以為這是個中世紀的故事,說什麼信仰不同,我以為彼得他們是信奧丁索爾之類的(哭笑),結果好像是波根他們信新教,其他人信的是舊教,我不是很清楚,也可能是他們在新教裡所在的分支宗派不同,知道的朋友看的了可以告訴我一下,謝謝。後來看的有電話,哦,原來是在近代

波根和彼得不同意婚事,表面上是信仰問題,還有一部分的物質上的利益沖突和尊嚴的防線。老父親聽到安德斯居然還能被裁縫拒絕,管他那麼多,面子重要,先去找彼得理論。老父親表面上虔誠,實則不夠純粹

...

約翰尼斯,新的羔羊,學了神學後反而發瘋了,當然沒人相信他是。最後居然使神迹降臨了。據稱,原本的舞台劇裡,英格的複活沒有明說是真的神迹,可能是沒死透又醒了,多重的解釋可能讓故事變得暧昧……而德萊葉這個電影版本中,屬于是敲實了,好吧,咱這個英格她就是被上帝複活了。這樣之後,它變浪漫了,也更矛盾了,讓影中人和觀衆不知該哭還是該笑。也可能這并不浪漫,是對自己信仰的自嘲——一個發瘋的神學學生居然真的變成了新的羊羔……這是個“後約”故事

贅述一下。這個片子拍的很克制,基本沒有什麼快遞的剪輯和大特寫,長鏡頭很多,真得像看話劇一樣,鏡頭就像我們的眼睛跟着角色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