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色的全剧终是除却片尾曲的最后画面,给昂鹤的故事画上了最终的句点。有来世吗?一定吧,似乎发生在古代架空的背景下,一切乱力鬼神的奇迹都能得以发生,正如此故事从头到尾所娓娓道来的厚重的宿命感,令观众都无法偏心给他们一个美好团圆的结局。多希望20分钟左右时的大婚和重游皇子府是最后的归宿,但是他们必须迎来命运最后的宣判。即便大婚,子昂的重疾的咳血无法与大红的床褥相融,即便故地重游,再抚琴、复舞剑,殊鹤纤细灵秀的手指不再,子昂矫健的身姿踉踉跄跄,不过是紫陌红尘,浮华大梦一场。
于我而言,最虐不是最后殊鹤饮毒酒而死、子昂悲痛欲绝吐血而亡,而是死亡前,子昂认为毒酒不过假死药的期待,他对殊鹤悄声说,等会见。等会见,你假死,我卸任,从此阡陌之间,粗茶淡饭,饮乐山水。一个长在南徽国,身上流淌北冀国王室的赤影卫刺客,怎么会懂殊鹤身为亡国之君,在敌国朝堂,跪听赐死宣判的感受呢?南徽国的国君,怎会因背叛北冀国而被宣判死刑呢?我很明白殊鹤最后选择真的自杀的报复心理,报复你亡了我的国,杀了我的父兄,屠戮我的人民,报复我自己,报复我最后仍然爱你,不忍看你风烛残年,死在我前面。他们一个精神已死,一个肉体将陨,中间的隔阂是一道永远越不过去的天堑,唯有双死,才可止休一世孽缘。爱情的因不可抵挡山河破碎的果,就让我们的发丝缠绕,魂魄纠缠,来世再续良缘。
古耽的故事线也好,感情线也罢,总是以“虐”为引,好像在生产力不发达、山高路远的时代,人人都被小小的一方天地困住,被与生俱来的身份认同、不可逾越的阶级鸿沟束缚终身。剧中有一句发问,倘若再来一次,结局会有不同吗?不会的,他们在任何一个命运的十字路口都做出了最好的选择。故事的开头,北国的刺客为了刺杀南国的太子,才接近他的弟弟,南国的小皇子,幼时经历过的一次相救才让二人有了相知相爱的可能。故事的中段,心怀复兴的太子弑父谋逆,殊鹤本应死在那个雪夜,难道子昂不救他吗?可是救了他的结局呢?没有治国才能的小皇子无法托起大厦将倾的南国,不被北国吞并,也会被民众推翻;不该继承大统的北国刺客无法与爱人再见,早就被种下刺客组织的剧毒,恐怕时日无多,只好铺就一条充满血腥厮杀的皇位与统一的路。故事的结尾,雄主与亡国之君,只愿江山换美人,却踩着美人的脊梁。此题无解,此爱无绝。宿命当前,谁能越之?
闺房之乐,不过取发带以遮望眼,掩羞愤,双唇相覆,轻扶双肩。山河之痛,不过国破家亡,北国飘雪,雪盖新径,不闻南国茶香。爱之甚,不过身不由己,仍要逆之,哪怕仅此一天相守,不悔。
紫陌红尘,我可能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将你释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