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肉強食,物競天擇,适者生存。不競争就會變弱,封建思維是近代史最大的責任方,此類糟粕要徹底革清才行。不要把責任單獨的歸為個别民族和列強,這是一種弱者思維,強者思維是反思自己進而變強,而不是到處告狀怪别人。
抗日題材經久不衰不隻是因為勿忘國恥,部分原因是此類題材可以部分轉移國内矛盾注意力,讓人産生就算現實社會再絕望也比曾經更美好的對比心理優勢,這也是為什麼有人反對此類題材被拍出來的原因之一,因為靠這種隐匿的意識形态操控隻能緩解而不能解決根本問題—社會分配,勞動力定價等問題。

此類題材的最好的方式是拍出來僅供幹部黨員群體觀看,畢竟一億人足夠貢獻票房形成正向電影經濟循環,最需要看的并不是老百姓而是執政者,曆史是由主動方決定的,而老百姓大部分時間沒有決策權也沒有主動性可以歸為是被動方。民意都想幹日本的時候上頭恰恰不這麼做,長此以往的求而不得就會誕生更多的精神日本人精神美國人,不想當受害者又被這種受害者氛圍渲染就會産生立場轉換者,因為人性都不想當受害者,有實力而不複仇是一種現實荒誕悲劇。精日群體本質上是心理層面求而不得的畸變産物,被仇恨(了解屈辱史必定會部分産生仇恨)教育感染導緻自身免疫排斥導緻免疫細胞對正常細胞也進行殺毒,最終就成為精神不正常的精日群體,外網一大堆這種人。

但最近來看,結合高市早苗和駐日大使的言論,我開始感覺到上頭準備開始幹了,也許有生之年能把這個民族心理問題徹底解決,民族複興不可能不解決這個曆史問題,那隻能最多叫經濟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