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1月24日00:02,一個15歲的男孩毅然決然地奔向了大海,一條稚嫩的生命從世界上消失了。
這個男孩就是劉學州。
我們所認識的劉學州是河北尋親男孩,是滿懷期望地找到了親生父母,又絕望地被養父母拉黑的男孩。
卻不知,這個年僅15歲的男孩,遭受了被賣、養父母身亡、霸淩、猥亵、威脅、網暴、自殺等等的悲傷。
他所經曆的,是我們大多人見都沒見過的狀況。
他所遭受的,是一個成年人都承受不了的傷痛。
當初有多麼樂觀,能在被霸淩、猥亵、威脅之後努力的笑着,當初有多期望能找到自己的親生父母,告訴自己,不是野孩子,那麼如今就有多麼絕望。
我想,若是當初沒有對親生父母的期待,是不是結局會更好一些呢?他還是為了生活努力微笑的人,還是一個15歲擁有無數未來的人。
可,一個15歲的孩子,想要去追尋愛,難道本身是一件錯事嗎?
我想,絕對不是這樣的。

02
我們同村就有一個女孩,如今馬上30歲,是被撿回來的孩子。
我以為,十幾年的生活她應該已經習慣了,應該不會再去找親生父母了,但是長大後,和她交談過才知道,她一直沒有放棄過打聽自己親生父母的事情。
她說,她想知道父母是怎樣的人,想知道自己為什麼會被遺棄,想知道父母是不是因為實在難到一定程度才最終選擇抛棄的……
她想知道的事很多,都歸于一個詞,“想要被愛”。

30歲的成年人還始終割舍不下這份牽絆,還始終想要被愛,那15歲的劉學州,在經曆那麼多事情的劉學州,對被愛的渴望該有多麼強烈呢?
劉學州最最後的遺書中,對自己微薄的财産進行了分配:
50%是他打工攢的錢,這部分留給一直照顧、愛着他的姥姥姥爺;而剩下50%是熱心網友捐贈的,他委托舅媽捐給孤兒院,給那些和他一樣被遺棄的孩子們買些漂亮的衣服和好吃的。
他感恩熱心網友的捐贈,在他絕望痛苦時,也沒有忘記将這份愛傳遞下去。
這是十分難得的,也更讓我們憐惜這個男孩,這麼好的一個孩子,不應該隻存在這麼短的時間。

03
其實,還挺諷刺的。
前些日子,劉學州因“強迫買房”一事被母親拉黑,被父親說“要逼死他們”,接着他的這場尋親在部分網友眼裡變成了“碰瓷”,無數的冷言冷語、冷眼相待。
如今,男孩沒了,被查出這些網暴者基本都是小号的“鍵盤俠”們。
再看男孩每條微博的評論,基本都是惋惜與祝福。
可又有什麼意思呢?等到生命沒了,我們才發覺沒有好好珍惜,沒有好好挽留,于我們每個人,也都是一場遺憾。
男孩兒離開前的幾天,連續發了幾條微博,有網友把它們連在一起,拼成了“rebirth”,最後是一個句号“。”,即“重生”。
希望他如他所期望的一樣,重生在一個幸福美滿,沒有傷痛,沒有絕望的家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