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這部電影,我不禁感慨中國電影不到二十年,是如何從這樣的百花齊放到如今的爛片橫行的。如此美的草原,如此美的故事,在粗粝且真摯的蒙古人間綻放出令人心醉的光芒。

這部電影如同一篇贊美草原的散文,用簡單卻形象的線條勾勒出地平線上的蒙古敖包、淳樸的蒙古族人以及随風搖曳的草甸。

電影從一個被草原人家收養的城裡孩子視角,來看這個對自然充滿信仰與虔誠的民族,他們雖然殺生,但不濫殺,對賜予食物的生靈祈禱祝福;他們粗曠但情感卻無比細膩,一眼認出當兵因救人被毀容的弟弟時,裝作沒認出,他們善意的謊言,給予家人最有力的情感支撐;在孩子掏了鴻雁蛋後,嚴厲教育孩子讓他放回草裡,告訴他鴻雁的阿爸阿媽也會在天上着急、甚至會尋子無望後自殺;他們信守承諾,在孩子父親出獄後,忍住不舍,阿媽避開孩子,讓他安心回到自己的家。

這個孩子被綁着蒙古結來,是想逃走的,但最後又被綁着蒙古結走,是因為不想走。這種心情我在童年時也有類似的經曆,原本在某一個地方被迫留下,但最後卻依依不舍。

其實這部電影也非常自然地展現出草原上蒙古族的生活,早起煮牛羊奶、去草甸裡割草喂牲畜、随着季節駕着牛車、帶着房子遷徙、在面對遠方未名來客的熱情、蒙古婚禮上穿戴着華麗蒙古族首飾、民族服裝的人們忘情歌唱舞蹈,電影裡的春夏秋冬,仿佛一個五彩斑斓的草原之夢。

很可惜,這類電影越來越少,主流電影市場仿佛一點市場都沒有給民族電影、鄉村電影留下。近日,《隐入塵煙》的翻紅讓我看到些許希望,作為一名普通的電影觀衆真切希望《天上草原》、《那人那山那狗》這類記錄了民族、鄉村的電影能夠多一些,讓我們能看到這個世界更多面,這也是電影本身能給我們帶來生活體驗的作用,讓我們領略更多不同世界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