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喜好,再談主觀評價。
我個人看醫療劇比較傾向于喜歡《良醫》(韓劇原作我覺得比較一般)、《浪漫醫生金師傅》、《豪斯醫生》之類的專業性比較強的電視劇作品,但也願意看諸如《機智的醫生活》、《外科醫生》、《仁心俱樂部》、《心術》這種的人設劇情>專業的電視作品。

...
《機智的醫生生活》

回到《仁心俱樂部》,我的态度是:論專業性真的很一般(當然客觀上這不全是創作者的鍋,像《金師傅》《良醫》這種裸露展現手術過程内容的電視劇在中國基本不可能過審),所以隻能歸類到第二類講人設和劇情的醫療劇裡。但很遺憾的說:
劇情比較一般,沒什麼好多說的,所謂矛盾還是那些俗套的“中國偶像劇”的傳統套路。人設也就劉秦王,勉強+上蘇晴還不錯,其他的不僅是純工具人,甚至作為工具人都很不用心。

...
《仁心俱樂部》

先說劇情,弘揚真善美,倡導正确價值觀以及展現社會矛盾是優秀醫療劇所必備的美德。這點放諸四海皆準,韓國醫療矛盾、美國醫療問題有多嚴重,咱都知道,但你看人家優秀電視劇一樣把主題緊扣上面的主題“治病救人才是醫護人員天職”,而不是推卸責任或者刻意回避矛盾。客觀說,這點而言,中國電視劇不論拍得好壞,一向做的都很不錯(但凡有點問題,都不會讓你過審)。但是在劇情推進和細節上,《仁心》的問題就多多了。優秀的醫療劇,一般都是通過一個個看似随機但始終扣題的醫療事件,最終帶着主要角色成長和關系的變化。但整部《仁心》,壓根沒這種情況:醫生天生就是“聖人”,有問題的始終是“患者”,不論主要角色還是學生這種角色都毫無成長可言。這也就導緻了,這電視劇除了一開始塑造就不錯的幾個主要角色和其衍生的人生境遇還有點意思外,其他都在水時間。

...
《良醫》

用我一直鐘愛的《良醫》舉例,男主、女主、院長、主要同事……哪個不是通過一個個看似随機的事件,在逐步成長和變化,最終變成一個更優秀的人。梅倫德斯算是已經成長的空間有限了(性格趨近于完美、醫術已經挑不出太大問題、道德待人處事也近乎于面面俱到),随後就下線。但即便下線,也在指引布朗成為更好的自己。

但同樣的情況,你在《仁心》裡是完全找不到的。角色成長弧完全沒有,開始的時候是什麼樣,結束還是什麼樣,這已經是一個很要命的問題了。

更要命的問題是,不僅主角團不存在這種問題,而是前文提到的一個很要命的問題:醫生似乎都是天生聖人,患者不是可憐就是可憎。醫生固然沒有通過事件去達成自我和他人的和解(因為聖人嘛,本來也必要和誰和解),而患者更加沒有:俗人嘛,有什麼可和解的。所謂寬恕、原諒、進步、反思……一個沒有。這劇情你讓我從哪誇你好……

誇你劉前男友/前夫始終渣男?誇你秦前妻不變人性?誇你王無可救藥的弟弟?什麼玩意,什麼叫進步:梅倫德斯會因為種種事件改變自己的主觀偏見,布朗父母會因為種種事物悔改;金師傅有時會顯得偏執但也會因為男女主而變得更加柔和,姜東柱需要為自己的名利欲悔改、救贖和進步。

非主要角色,嘿嘿,《仁心》我都不屑于舉例了。而《良醫》和《金師傅》呢?看似兇狠持刀阻止手術的會因為親情而放棄,官二代草率導緻車禍而不會改的人會看到慘狀最終認識到自己的肆意妄為;一次小小的喝酒會讓遠比遙不可及的器官移植成為空談而讓家人明白,有時候約束比肆意更重要……

...
《浪漫醫生金師傅》

最後,就是我唯一想要誇的和繼續噴的地方:角色人設。

先誇,劉秦王人設立的是非常好的(尤其是男女主),能一下子進入人的心坎裡:劉的現代女性強勢性格和秦外表忍讓但内在堅定圓滑形成比較完善的互補,而王作為秦的另一種版本又很好的完善了秦的角色弧。所以,這點我必須得誇。

但除此以外呢?其他沒多少戲份的我都不屑于說了,隻說戲份十分吃重的顧和蔣除了水時長外有任何意義嗎?這倆存在是能促進主要角色成長?還是能突出主題實現自我進步?隻能創造主要情節劇情沖突?還是能在關鍵時候緩解解決主要情節劇情沖突?

這倆治病救人的劇情多些,我也能理解一點。但實際上倆水貨角色在治病救人上加在一起出場時長都沒比王一個人多多少。這居然是醫療劇的主要角色……

就是一對一上來就暗戀的弱勢小男人和一個強勢的一般家庭的大女人之間(隻談角色不談演員現實生活),完全沒有任何必要的戀愛瑣事。哪怕是女角色“強女性”也不過是一個簡單的“不好追”就可以解釋足夠了,男角色的“弱男子”則可以用一句“沒脾氣”就可以形容了……這種角色,我覺得留之無用,還不到王妻子蘇晴更讓我覺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