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溫情電影不是讓人笑着哭,而是笑的時候卻想哭。法國電影在這方面總是做得奇迹般的好。

當年的奧斯卡、金球獎、歐洲電影獎都頒給了《愛》,也是法國電影,藝術性很高,兩位老戲骨的演技也毋庸置疑,可《觸不可及》就是更牽動人心,在這點上我也沒有什麼話好講。

縱觀全片,沒有一個鏡頭會讓人産生劇烈的情緒波動,作為一個觀衆幾乎是面帶微笑看完全片,但神奇的是内心的情緒卻能跟着每一場戲甚至是每一個鏡頭而泛起漣漪。

讓我很欣喜的一點在于,這是近幾年來我看到的第一部主角是黑人和白人卻沒有在種族問題上大做文章的作品,這也是我覺得它比《綠皮書》更勝一籌的原因。
當編劇心無旁骛的時候,他就能以更透徹的視角來看待這個世界。
全片沒有通過争吵或者指責之類的老套手段刻意去提及兩個人之間階級與種族的隔閡,而選擇從每一個生活細節去提現,這也造就了獨特的情緒體驗。

整個影片裡我最共情的鏡頭是菲利普的生日聚會,當客人們都散去,德裡斯開始帶着大家跳舞,多麼歡欣的場面。
菲利普之前說過,他以前的生日都是死氣沉沉的,跟一群不熟的親戚客套,看似接受祝福,實際上人家隻是來看看他“死了沒有”。
現在德裡斯帶着所有人一起舞蹈,這本該是他最開心的一個生日(事實上也是),可他卻突然變成了一個旁觀者。
一切對于他來說,都觸不可及。
其實看電影的時候,很多次德裡斯開的玩笑讓屏幕前的我都覺得冒犯,可菲利普從沒有生氣過,單這一點就讓菲利普這個形象變得立體:他知道什麼是更重要的,他明白德裡斯陪在他身邊帶給他的快樂比一顆脆弱的玻璃心要重要的多。
所以玻璃心的部分隻能由屏幕前的觀衆來承受……

而我所有與菲利普的共情,都離不開演員——弗朗索瓦•克魯塞。
這個大叔真的演的太好了,在隻有一張臉能動的前提下,他能用每一個表情傳達出他的所思所想,尤其是影片結尾看向德裡斯感動的眼神,像星星一樣閃着光,我的情緒一下被帶動,影片卻走向尾聲,簡簡單單的一個鏡頭達到了讓人回味悠長的效果。

睡前看這種電影真的很治愈,感覺今晚能睡個好覺。



願我自己也能保有這樣的友情直到最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