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的優點是,很好地展現了二戰時東京的城市風貌,隻看小說并不能那麼清楚地了解東京那個時候究竟是什麼樣。這部電影如果抛開原作和背景不談,單論故事的話,還是挺好的。
然後說一下電影改編讓我覺得觀感沒那麼好的幾個點
電影有一些自創的地方,原作整體的節奏是比較平緩的,但是電影可能為了加快劇情進度或者增加戲劇沖突就加了一些原作沒有的劇情。
比如原作劇情有一段是小豆豆入學前和校長聊天,最後小豆豆說“這個領子,媽媽不喜歡”,說到實在沒話可聊了,校長說“你就是我們學校的學生了”,然後就結束了,小豆豆并沒有再說什麼别的,但電影小豆豆多問了一句“為什麼大家都說我是怪孩子”,我感覺小豆豆很清晰地明白自己是被排擠的人的這個時間點沒那麼早,這句話更像是為了向沒看過原作的新觀衆強調主題而加上去的,但是我個人認為沒什麼必要,因為巴學園的美好即使不用強調,觀衆也是能看得出來的。
原作沒有泰明因為自卑而不願意遊泳,被小豆豆勸的劇情,雖然這樣一改可以強調兩人的友情,但是這不就變成校長平時的教育沒起作用,還是得小豆豆鼓勵才行嗎
然後就是老生常談的“反戰”
這部電影非常清楚地表達了對戰争的厭惡情緒,但它反的隻有攻打美英的戰,而沒有别的。
電影剛開始的時候是1940年,收音機播着日軍侵略中國的新聞,但小豆豆一家此時并沒有受到戰争的影響,該幹嘛幹嘛,直到41年12月,收音機播報偷襲珍珠港的新聞,小豆豆的爸爸媽媽聽了新聞之後露出擔心的神色。珍珠港在電影裡是一個很大的轉折點,就是從這裡開始他們逐漸失去了美好的生活。
他們擔心的不是“戰争”本身,而是“和美國英國開戰”,在他們心裡大概欺淩弱小不算是戰争,隻有攻打強國、影響到他們自己生活的才算戰争。電影沒有表現他們在珍珠港事件之前就對戰争有什麼批判,這就制作出了一種滑稽的效果——他們并不在意侵略弱國的戰争,他們擔心的是招惹了美國英國之後他們的好日子就會結束。即使電影确實拍出了他們對戰争的厭惡,但給人的感覺不是他們熱愛和平,而是他們畏強欺弱。
感覺原作的重點主要還是在小豆豆去新的學校被大家接納的溫暖經曆、小豆豆身邊的人們之間的愛,而不是戰争,十多年前我第一次聽到有這本書,當時宣傳的就是小豆豆幸運地來到了一個好的環境,遇到了好老師,擁有了好朋友,最後成長為一個優秀的人,而不是重點宣傳它對戰争的描寫。我印象中原作并沒有特意強調珍珠港什麼的,所以觀感稍好一點,但電影強調了珍珠港這個轉折點,就顯得劇中的人很雙标,欺負弱小時民衆無動于衷,直到惹了招惹不起的強國時才終于有人察覺出問題來。 電影越是強調珍珠港之後他們對戰争的厭惡,就越是反襯出珍珠港之前他們對戰争的無動于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