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少尉的蘇聯女兵,戰友剛死在心軟留下的日本俘虜手中,居然不敢開槍,如果死的那個人是她的丈夫或者家人,那我佩服她原諒平民無罪,結果表現的是對女俘虜下不了手,哪怕幹糧不夠,害怕一個人走森林,馴服不了農民的男主,這就是少尉的蘇聯女兵素養嗎?

家人俘虜們全死完隻剩男主,家仇國恨面對想反抗的日本女,想的也是以德報怨還要回去救她犧牲本就不夠的幹糧,在真實森林區早該餓死了吧,平民無罪但日本女還是作為士兵被征上場的,哪怕是平民,在她先丢手榴彈的時候和帶路地雷區的時候就該死了,如果抗戰真全是這樣的聖母農民,戰場上是不是得先認識日本兵到底善不善良才開槍?

美化日本武士道精神,日本投降多數日本兵怕死去投降,還有些是洩憤像姜文導演的"鬼子來了"一樣繼續去屠殺手無寸鐵的中國村名。

電影作為反戰片是可以的,人人都呼籲和平,但還原真實的曆史,不應該放大日本新兵和平民也是無辜的善,縮小國人被種種殘行帶來的傷害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