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红灯笼高高挂》影评解析

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改编自苏童的小说《妻妾成群》,是由张艺谋导演1991年执导的电影。影片色彩以红色为主,导演大量在影片中运用红色,一为红色灯笼本体,二为红色意宠幸,三为加诸封建禁锢之意。影片的构图十分规整,多以俯视角度拍摄,运用固定镜头的表现手法,将人们在高墙大院中的运动轨迹表现出来。表现了人们被禁锢在高墙大院之中,却无力反抗,给人一种宿命感。
故事发生在民国时期,主人公颂莲本是大学生,但是家中突发变故,父亲因生意破产而自杀,继母给了颂莲两个选择,一是去打工,二是去嫁人,颂莲选择嫁到有钱人家去做四姨太。
规矩掌握在掌权者的手中。
在这里,陈老爷就是规矩。电影里,陈老爷虽然从未露过正脸,却给人了一种无处不在的压迫感。这部剧详细地描写了后院的严苛规矩。
每天傍晚,四位姨太太站在各自院门前,等着管家来点灯,管家把红灯笼放在谁的院门前,老爷今晚便要在谁房里留夜。这院的太太还能享受到老嬷嬷的锤脚服务。老爷认为,女人最重要的就是脚,锤脚是为了晚上能够更好的服侍自己。
第二天早上,陈老爷睡醒离开,下人会把灯灭掉,这就叫“灭灯。”
如果太太犯了错误,还会受到“封灯”的惩罚。
颂莲假孕被拆穿后,说过一句话“点灯、灭灯、封灯,我都无所谓。我就是不明白,在这院里,人算个什么东西?像狗、像猫、像耗子,什么都像,就是不像个人。”
是的,老爷没有把这些女人当成人,只是当成一件物品。需要的时候拿来使用,不需要的时候弃之如敝履。
陈家不止这些规矩,吃饭有规矩、处罚有规矩、怀孕有规矩……这些都是服务于掌权者的规矩。
最可怕的是,陈府院顶有个小屋,哪个女人犯了事,会被拉到小屋里了绝。这里也反映了当时法律的不健全,法律服务于掌权者。
我不由得想起鲁迅的《狂人日记》,吃人的人,什么事做不出;他们会吃我,也会吃你,一伙里面,也会自吃。
陈家是那个吃人的大社会缩影,那个大社会如同妖怪一样,大口吸食人们的心肝肺,大部分人被嚼碎吞进肚里,幸运的是还有少部分人拿起武器,勇敢地对抗妖怪。
在我看来《大红灯笼高高挂》并不是一个完全意义上的悲剧,虽然三姨太被勒死于屋顶小屋,但是她勇于冲破世俗;颂莲疯了,重换学生装,成为了陈院里的一抹游魂,警醒着这个院里的每一个小妖怪。这两个女人搅乱了陈府的严密的等级秩序。这些吃人的规矩终会被打破,也许冲破这些规矩的人就是五姨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