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個略帶暗黑口味的魔幻主義童話故事,讓人不禁想到廣大讀者對《堂吉诃德》的經典争議——人該如何與現實保持距離合适?

小女孩借助童話純真的想象,構想出由半羊人潘神主導的地下平行世界,以逃避家鄉戰火紛飛、軍閥繼父殘暴無度的醜惡現實。比起堂吉诃德的無端想象,以逃避現實為目标的潘神幻象顯得更容易接受。

面對殘酷到無處可逃的時代車輪攆來,我們還有出比躲進自己的美好想象裡更好的方式來聊以自慰嗎?

這不好說,但對于一個孩子來講,她真做的足夠了。

想象出“潘神的迷宮”實屬無奈,就如同陰森牢籠磚縫中射出的一縷微光,其七彩斑駁,讓久不見日的囚徒癡迷緻死。由于時空的嚴酷限制,其幻覺不免有些太過強烈,但也不能因此否定“想象”這一項能力的重要!

好的故事作者、編劇,就是有這種能力,引導觀衆突破現實确定性的束縛,拓寬認知的邊界,去想象更多的可能性。

聽得過一句很溫暖的話:“風雨中做個大人,陽光下做個孩子”,作為開頭疑問的一種開放性回答。

願我們都有機會做回孩子,也還保留有做回孩子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