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加上片尾加上彩蛋107分鐘的電影,大概是劇版中一集多台版或事兩集多大陸版的體量,想完整的講出一個莫比烏斯環簡直是天馬行空,尤其還是衍生内容,與劇版在内容承接上基本無關,隻接盤了一些人設和人物關系。

所以這個坑不是劇版刨出的,硬講就變得艱難無比。

但我坦然接受部分人對于影版的喜愛,對于劇版延續的想象,大家各取所需,有些人就是想看李黃兩人甜甜的愛情,但我也很想講明白一下為什麼我這麼失望。

#1

不知道還有多少人記得劇版陳韻如的自殺,在電影上映前,我又完整的看完了劇版。

我對于電視劇的定位,從來都不是披着穿越元素的愛情劇,而是青年自我認同與成長的描寫。

從模仿黃雨萱被識破,陳韻如選擇不再扮演,而是回到最開始的陳韻如,一次又一次的問出“以前不好嗎?”然後得到一個又一個的答案,“以前不好啊!”“當然不好啊,以前多讨厭!”“xxxxx!”

活潑的人總是被人喜愛,像太陽一樣照亮他人。

而内向的人總是遊走在邊緣。

為什麼謝芝齊對黃雨萱說“你對陳韻如做了什麼?”

因為雖然黃雨萱的穿越讓李子維愛上了她,完成了閉環。但原本沒有黃雨萱參與的陳韻如的人生,隻是個冷漠的人生,不被人在意的人生;但被參與過後的人生,是從被喜歡到被嫌棄,是被讨厭的人生。

所以我們可以理解為什麼她想自殺,又想被殺掉,想被記住又想離開這個世界,有太多的失望也有更多的期待。

這是我們跟随黃雨萱的視角,從被周圍的人接納喜歡依靠再到被人讨厭可以切實感受到的,所以如何能說服陳韻如,或是理解陳韻如是打破閉環的關鍵。

但電影版,說實話,這個人物動機我難以把握。

到底是因為在婚姻中被冷漠對待受傷而選擇結束生命還是因為太愛楊皓不希望他痛苦而結束生命,她要是自己不解釋我完全感受不到。

一個如此重要,導緻一個莫比烏斯環産生的契機被刻畫的如此單薄,是我最難以接受的。

#一些小bug,這麼聰明且深愛着對方的人。

哪怕還在努力扮演,梳着一樣的頭發,模仿相同的語氣,但李子維和莫俊傑都能識别出黃雨萱和陳韻如的細微差别。

影版,面對面前兩個一模一樣的人,李子維怎麼都認不出陳韻如皮囊的黃雨萱,更識别不出黃雨萱皮囊的陳韻如;連黃雨萱自己都認不出自己,實話說真有些些離譜。

#2

除卻掉人物設計上的,我最感到不适的是基調。

劇版的莫比烏斯環,不知道旋轉了多少輪,踏過了多少次,多少個時空的王诠勝一次一次勇敢的搭乘上飛機,多少個時空中的三人小隊經曆了無盡的痛苦才換來每一次一點點的改變,直至陳韻如選擇堅強的活下去。

雖然最終閉環打破,齒輪不再拐彎而是向前,那一切一切又一切美好的高中校園、大學相戀故事都消散而去,但留在我們心中的那一份美好和思戀去從未離去。

閉環打破的代價是一切都消失,但幸運的是沒有人離開,所有人都在勇敢向前。

這種破碎的美好,讓想見你在我心中永駐。

但影版,一切隻想在盡可能短的時空内解決,莫名其妙的自殺和殺人,仿佛隻是李子維和黃雨萱戀愛路上的絆腳石一樣;莫俊傑工具人一樣的用途更是如此。

仿佛,内向的人就是自閉者,就是給外向的人制造障礙的人一樣。

劇版,真的在把每一次奔赴都給予意義;

影版,急功近利一個he而已;

大可隻拍一些純愛,而不是花裡胡哨,講不清楚的莫比烏斯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