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海底搭檔(鼓蝦+海葵)

海底石縫的“小日子劇場”裡,鼓蝦舉着鉗子先是“咔嚓”一聲,打出團閃着光的“小太陽”,瞬間照亮周圍;緊接着再發一記“氣功”,震暈遊過的小獵物,當作和海葵的晚餐。海葵則晃着觸手當“觀衆”,等鼓蝦忙完,就用觸手幫它拂掉殼上的細沙——兩個小家夥湊在一起,把海底小日子過得熱熱鬧鬧。

2. 森林全能手(天鵝絨蟲)

• 維修師傅版:森林裡藏着位特殊的“維修師傅”——天鵝絨蟲,腦袋下挂着兩條“大水管”,遇到松動的小零件、裂開的小樹枝,就“噗”地噴出自帶的“502膠”,黏液一凝固,破損處立馬被牢牢粘好,軟乎乎的身子還能鑽進小縫隙裡檢查,簡直是迷你維修界的“全能選手”。

• 移動旅店版:天鵝絨蟲的新職業是“森林移動旅店老闆”!白天它用“雙管膠水”幫大家修修補補,到了晚上,就把自己軟乎乎的天鵝絨身子鋪開當“床墊”,邀請小甲蟲、小瓢蟲來住——既不用擔心漏風,還能蹭到暖暖的絨毛,連住宿費都免了,隻需要幫它講講白天看到的森林趣事,小旅店天天都滿客。

3. 森林公務員(玻璃蛙)

森林裡的“戶籍管理員”玻璃蛙上班啦!它穿着自帶的“透明制服”,胸口那抹亮紅色紋路像極了熨得平整的公務領帶,老遠就能看見。每次給小甲蟲、小蝴蝶登記信息時,它趴在樹葉上,透明肚皮會不小心透出裡面輕輕跳動的内髒,小生物們總忍不住偷偷看——“玻璃蛙大人,您的‘體檢報告’又露出來啦!” 它卻會挺挺胸口,晃着“領帶”說:“這叫透明辦公,咱們森林公務就得清清楚楚!” 每天下班前,它還會用樹葉擦一擦“領帶”,确保明天還是最精神的公務員模樣。

4. 森林救援硬茬(蜜獾)

森林裡的“最強耐打救援員”蜜獾又出動了!圓滾滾的身子頂着标志性“平頭”,爪子鋒利得能扒開枯木,連毒蛇咬一口都能扛過去的“耐打體質”,讓它成了救援界的硬茬。這次小松鼠被困在着火的灌木叢裡,它叼着沾了泥水的樹枝沖進去,火舌燎到皮毛也不躲,硬生生在火裡開出條路,把吓得發抖的小松鼠護在懷裡送出來。其他動物圍過來誇它,它卻甩甩“平頭”,舔了舔爪子——畢竟對“耐打王”來說,隻要能救到夥伴,這點火星子根本不算事兒!

5. 夜行護林員(指猴)

森林的月亮剛挂枝頭,“夜行俠護林員”指猴就提着樹葉小燈籠出動了。它圓眼睛在夜裡亮得像星子,那根細長得像探針的“超級中指”,不僅是除蟲工具,還是自帶的“樹幹叩診器”。

它挨着每棵樹慢慢走,先用“超級中指”輕輕叩擊樹皮——“笃,笃笃”,清脆的聲音裡藏着樹幹的健康密碼。靠“聽聲辨位”,它一下就能分清:沉悶的聲音是蛀蟲在裡面搗亂,清脆的就是健康樹幹。找準位置後,它立刻把“超級中指”戳進樹皮縫,靈活勾出蛀蟲,連藏在最深處的蟲卵都不放過。天快亮時,它蹲在清理好的樹幹上,用中指輕輕敲了敲樹皮,像在給大樹“複診”,确認沒問題才背着空工具包悄悄離開。

6. 海洋康複師(墨西哥鈍口螈)

海底的“再生康複診所”裡,“超級再生王”墨西哥鈍口螈正忙着接診。它拖着粉嫩嫩的外鰓,四條小短腿扒着珊瑚做的診療台,最厲害的本事就是——不管自己少了腿、尾巴,甚至部分内髒,都能慢慢長回來,活脫脫一台“自帶再生魔法的康複機”。

今天小海馬不小心撞斷了腹鳍,疼得直打轉。鈍口螈先用尾巴輕輕拍了拍它的背安撫,再吐出帶着黏液的“康複水”塗在傷口上,還把自己剛長好的一小截尾尖蛻下來(反正還能再長!),碾成碎末混進海藻膏裡當“特效藥”。過了幾天,小海馬的腹鳍真的重新長了出來,它圍着鈍口螈轉圈道謝,而鈍口螈隻是晃了晃外鰓,繼續給下一位“病人”處理傷口——對“再生王”來說,幫夥伴們恢複健康,可比自己長新零件有趣多啦!

7. 昆蟲界造夢醫生(扁頭泥蜂)

昆蟲森林的“夢境診療所”藏在三葉草叢裡,門口挂着片帶露珠的蒲公英當招牌,裡面鋪着柔軟的雛菊花瓣“診療床”——“精神科醫生”扁頭泥蜂正趴在花瓣上,擦着尾端那根細毒刺,這既是它的“大腦調節針”,也是織夢用的“魔法棒”。

這天,小蟋蟀因為總被天敵追趕,吓得整夜睡不着,連最喜歡的鳴叫都停了,縮在草葉下瑟瑟發抖。扁頭泥蜂輕輕落在它身邊,用觸角碰了碰蟋蟀的觸角安撫,然後小心地把毒刺貼在蟋蟀的腦袋上,注入了一小滴“安心夢境液”。瞬間,蟋蟀緊繃的腿慢慢舒展,眼裡的慌張像被風吹走似的,它晃了晃觸角,仿佛已經聽見了夢裡的陽光——泥蜂悄悄“改造”了它的大腦,讓它陷入了“在蒲公英叢裡安全唱歌,天敵都變成小蝴蝶”的美夢。

扁頭泥蜂把蟋蟀扶到雛菊花瓣床上,又用草葉蓋在它身上當“小被子”。等蟋蟀從美夢裡醒來,不僅敢放聲鳴叫,還主動跟路過的小蟲打招呼,而泥蜂已經背着裝滿“夢境液”的花粉小瓶,去給下一個“失眠病人”織夢了。

俺與豆包為共同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