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終于去看了《長安三萬裡》,與其他動畫電影相比,這部電影的性價比屬實高,40元左右,兩個多小時,每一幀都值得無限回味。

電影采用了雙線交織的設計,一條線是高适晚年困守邊塞,以退為進,首尾聯攻吐蕃的故事,另一條則是高适對李白的回憶。

電影大部分内容都是對李白的贊歎,主人公更偏向于李白。據說如果從李白入手,由于李白過人的天賦,觀衆很難代入,于是編劇找了一個與李白關系最親密的人,高适,以高适的視角回憶李白。

整部電影看下來,從我的角度看,似乎高适才是整部電影的核心主人公。

高适與李白,個性不同,一個沉穩謹慎,腳踏實地,一個灑脫不羁,自由放縱;生長環境不同,一個沒落仕族之後,一個商戶之子;他們的選擇更是不同。

他們都想為官,報效國家,可最後,隻有高适是大唐唯一一個為候,官職做到最高的詩人,為什麼呢?

今天這篇文章,我就電影兩位核心人物,試着分析背後原因。


...



01 李白:灑脫愛自由的浪漫主義者

李白,天賦過人,但他的偉大不能僅用天賦兩字概括,李白背後的努力更需要我們銘記。

他少年苦讀,跟着丹丘生尋道數十年,走過大江南北,将讀書與行路緊密結合。

李白胸中有才華,他對自己過高的天賦和才華絲毫不懷疑。

李白來到郡太守,想要得到舉薦,自信地将自己的詩呈上去,卻因為商戶之子的身份,被嘲諷拒絕,他揮劍四方,大笑太守庸人一個,有眼不識泰山。

他和高适來到黃鶴樓,揮手想寫詩,并且要寫在寫得最好的崔颢旁邊,可看完崔颢的詩,李白摔筆而去,并放下豪言,終有一日,自己會寫得更好。

在揚州,他為美人一舞,掏空腰包。

後來,他為了做官,甘願成為贅婿。

在官場被排擠後,心灰意冷,跳出人世,一心求道。

暮年求道不得,不願放棄為官入仕的夢,在看不清局勢的情況下,寫詩十一首,入永王麾下。

後被高适捉拿,還天真地讓高适解救自己。


...



李白天真随性,他可以為了入仕成為贅婿,也可以在心灰意冷時,苦苦堅持日夜隻為入道求仙。

他隻顧着自己當下的快樂,肆意舞動着自己的人生。

求道不成,入仕為官,官場受挫,再次入道,入道無結果,又妄求入仕。

高适曾說,李白是他見過的最天真,幼稚的人。

這麼一看,确實如此。

這大概也是李白的浪漫所在吧!

李白極具魅力,如同天上仙人下凡,心中始終有着自己的一方世界,有獨屬于自己的浪漫,他始終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

得志時潇灑快活,不得志時甩手不幹,李白活得張揚,活得肆意灑脫。

這般自由浪漫,無拘無束的人,當他想進入到規矩頗多的官場時,似乎注定了兩者的矛盾。

...


02 高适:腳踏實地,厚積薄發

與灑脫自由的李白相比,高适可謂是堅持一條路走下去的人。

他少年時不負父親所托,苦練高家槍法。

父親去世後,為了恢複高家曾有的輝煌,他踏上了去長安的路。

可長安那麼繁華,很少有人記得落敗的高家。

後來,在岐王有意的牽連下,他借舞槍,希望能得到玉真公主的舉薦,可惜以失敗告終。

苦不得志,他記得與李白的一年之約,去往揚州,與女才人裴十二對劍,輸了。

他這時才明白,自己太過高看自己,于是馬不停蹄,回到老家苦修。

一經數十年,他前往軍隊,俯下身子,從一個小小隊長做起,勘察敵情,可惜,也失敗了。

他落寞地再次返回故裡,又是十年。

...


後來,他放下自視過高的想法,到河西節度使哥舒翰摹中掌書記,一做又是數十年。

雖然幾十年都得不到機會進入官場,可他從來沒忘記過自己的志向,始終腳踏實地,穩紮穩打,讀書,練槍,一日不敢忘記,後安史之亂,他步步高升,這才迎來厚積薄發。

與自由浪漫的李白相比,高适更加的現實,他踏實穩定,始終牢記祖上的光輝,一心追求戰場殺敵,報效國家。

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

這話一點不假。

...


結語

高适與李白,看似不同,但實則都是随心之人。

李白的随心,是想到哪裡,做到哪裡,走到哪裡,活到哪裡。

高适的随心,是始終牢記為官報效國家的心,一日不敢倦怠。

我曆史學的不夠精深,也沒有認認真真地了解過李白和高适,這篇文章隻是根據電影,有感而發。

影片結束,我也陷入沉思。

大唐盛世,曆史朝代,文人騷客,詩詞雅句,每一筆每一畫都是我們國家的文化。

詩句美,背後的詩人更絕。

那些存在于史書上的人物和詩詞,值得我們每一個人細細品味。

就像影片中說的那樣。

隻要有黃鶴樓這些詩在,黃鶴樓就在,隻要有這些詩人的詩,這些人就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