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閑暇無事,電影也看膩了,想找部基于宋代背景的電視劇看看,不幸誤入本劇。看完隻能說服化道極好,華服之美,有宋明風流餘韻,剩下就是依托答辯。

前幾集其實蠻驚豔的,滿心歡喜以為找到了精品,結果從頭到尾就為些雞毛蒜皮的事吵了60集,劇情還無比逆天,而且沒事就強行反轉反轉再反轉,話講一半,過一會兒講後一半、一個鏡頭先放一半,過一會兒放另一半就能算反轉了?

關于主演,實際我是有點看顔值的。男主演害怕、謹小慎微、開心、恐懼就分别=發抖、低眉順眼、嘴角上揚、眼眶發紅掉眼淚,再加上永遠半死不活的樣子,真是越到後面越覺得人嫌狗憎,也難怪皇帝偏愛長子,這實在叫人喜歡不起來。女主很好看,當官宦女眷有溫婉的氣質,當侍女小厮又有做小伏低的做派,偏偏有種怯懦又窮橫窮橫的感覺,卻自然不違和。尤其是計劃達成血仇将報,放棄僞裝那一過程也是本劇為數不多的爽點。但是大部分劇集都在挨打跟挨打的路上,打完地下一趴,咳嗽咳嗽。傷心就是眼睛一紅,瞪着大眼流淚,跟複制出來似的,看的真的厭倦了。

劇情方面,前期還算正常,除了乏味冗長外,家長裡短的各種爸爸再愛我一次姑且算是正經劇情,并且與李柏舟的各種沖突也算有張力。可後面莫名其妙死了全家的女主與妻兒都沒涼透又進了宗正寺的男主莫名其妙就開始親親我我是真牛,隻能說家裡沒少幾個腐木都搞不出這種毫無底線的劇情。為讨從不喜歡男主的皇帝歡心,男主的膝蓋軟的跟棉花似的,而對真正決定他地位、愛他保護他不受傷害的舅舅倒是硬氣的很,最後舅舅死了去長州收屍前還能對王翁邪魅一笑,這是在惡心誰。女主的行為也一樣不可理喻,搖搖擺擺反反複複,挂着報血仇的羊頭賣虐戀的狗肉,真叫人作嘔。

本劇的遣詞造句很多很用心,用典也蠻多,大部分用的還是不錯的,尤其是盧尚書欲緻仕那段,以張季鷹見洛陽秋風起的典故自比,就用的非常巧妙,餘味無窮。但确實不少粗制濫造,引用的楚辭實際上可有可無,對劇情毫無推進就不說了,像從男女主初見念到結尾的那句雲山蒼蒼,江水泱泱,千萬氣象,山高水長真的太過逆天,沒詞可以不說,還有那句反複折磨觀衆的xxx之吻,吻xxx之人…這就是吃着米飯看到裡面有死蟑螂的即視感。

最後再說說廟堂,這劇裡神經病的昏庸皇帝被描述成聖主,成天瞪着眼。在邊疆未定,還需要用茶葉換馬(優質養馬場在河西走廊一帶,同時也是中原王朝延伸對西域威懾、保證西北安定,進可攻退可守的重地。劇裡要換馬,就能确定河西走廊淪喪敵手,處在挨打的戰略地位)的情況下,内有權臣結黨、外戚斂财、腐敗成風,外有擁兵二十萬的太子監護人與收縮防禦的國防形勢,而皇帝成天疑神疑鬼似得發癫,不去收回那實際上幾乎被瓜分殆盡的行政權、軍權,也不去謀劃着如何強化國防(要知道連名聲滂臭的宋徽宗、完顔構、明英宗都嘗試着收複故土、抵禦外敵),反而親自下場拉一派打一派,參和皇子過家家的鬥争,打壓的還是統帥有二十萬邊軍精銳、按禮制、國法與形勢都無可争議的太子黨,這種操作除了南北朝幾個瘋子皇帝,基本上沒誰會這麼做了,屬于是廢物裝糕手,純純廢物點心。尤其是言官領袖、茶馬政也就是所謂國策的主要執行者能如此戲劇性的被當逆賊親族斬立決了,居然好幾個月無事發生,還能被皇帝當作打擊政敵的手段反複拿出來涮也是極其逆天,隻能說朝堂上上至天子,下至百官,淨是蛇鼠一窩,純純是禍國殃民的昏君亂臣,竊國之大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