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聽說蒼蘭訣又是愛情劇,還沒那麼感興趣,所以一直沒看。
直到同事推薦說這部劇其實很精良,火是有道理的,于是去看了。
不得不說,前兩集打開,就讓我有意料之外的驚喜感。
它的服化道的用心、特效的精良、布景的用心、畫面運鏡的設計,都讓我聽見人民币在每一秒燃燒,光是沖這點,我就繼續往下看了。

看評論有人說它特效不行,我就疑問臉,請你舉例出一部中國的古裝劇,哪一部玄幻仙俠的特效,有蒼蘭訣做的好的?是忘了以前三生三世那些劇5毛錢背景闆一動不動的特效?
雖然我開的不是大家有的說的4k,但僅僅是普通畫質,我也能看出它絕對秒殺中國有過的玄幻劇特效。
其次,作為一個在影視圈工作,非常清楚有時劇組窮、為了省錢,能省則省;以及為了趕時間,加上導演如果不是很有運鏡思維,通常是兩個演員幹巴巴站着對話,然後拍個大全景、再拍個對切,就完了,鏡頭很死闆,也很少會用特别近的景别和移動鏡頭來推動氛圍和情緒。求求中國很多劇的導演,學習一下韓劇怎麼營造氛圍感,不要拍成紀錄片風格。
然而《蒼蘭訣》鏡頭不僅豐富,還有很多移動運鏡,以及轉場的設計——這種專業度,讓我一下就想,導演是不是拍過電影,向下兼容來拍劇的。果然一搜百度,導演是拍過好幾部電影的(雖然都不知名)。再次感慨,有電影經驗的導演向下兼容來拍劇,真的很會用畫面調動氣氛和情緒,并且會拍不少景别很近的鏡頭,更電影化。
還有布景造景真的很用心,該美輪美奂的時候美輪美奂,男女主有次站在朝霞和花叢的蒼鹽海亭子裡時,甚至有點像《權遊》龍母出場時候的場景。
印象很深的還有蒼蘭訣那場人間血色婚禮,布景也很講究,紅紗被風吹動,加上斜拍運鏡,把氛圍推上高潮——紅紗的運用設計有點張藝謀那風格了。
還有配樂——不是說有詞的主題曲那些,主題曲插曲我反而覺得寫得不好,不夠感人和有感覺——而是沒有詞的一些純音樂,我覺得配的很好。比如男主要戰鬥時熱血配樂有種日漫的感覺,真的很熱血;比如兩軍大戰以及一些高潮畫面,陪的音樂非常恢弘大氣,很有歐美魔幻片大氣的感覺,讓心心生澎湃蒼涼。

當然,《蒼蘭訣》不是沒有一些缺點。
比如,第一從人設上,雖然要體現小蘭花是“至純”,所以前期傻白甜,但是有點過于傻白甜和聖母心,也就比較傳統,但又沒有花千骨小骨前期那種自然。
第二,前期有些情節比較老套,比如一直到第六集左右,都是男主待在女主身邊的“居家生活”,雖然喜劇,但這個過程時間一拉長會有些老套乏味。
第三,情節轉折和人物情緒轉折上,有一些地方比較硬和突然。雖然明白劇情上是給了人物動機的,但節奏上還是有點猛。比如女主突然成熟憂郁的轉變、還有為了虐,硬是要男主承受那什麼釘,說什麼每日發作後來就知道也會不提了;女主又非要去承受弗居洞之苦——這種硬設計多了以後,也會有很多邏輯牽強的地方,是很難找補的。因為有很多“道具化”推進人物關系的設計,比如戒指、簪子等等,越找補越多,邏輯問題有時不合理卻刻意規避的就越多。
第四,是台詞設計上,很多台詞還是有些老套。幸虧這劇有錢、制作精良,能很大程度地彌補了缺點,否則一旦畫面不足以支撐,比如像《花千骨》《三生三世》那樣因為缺錢畫面跟不上,肯定效果就差遠了。
但是整體來講,我還是認為它是一部值得肯定的古裝玄幻,并且擔得起“東方玄幻”四個字的野心。
——這就要說到,劇情越往後,越變得大的格局,跳出了隻是情愛的框架,講起了命運,以及戰争。

雖然說以往的玄幻劇,也有兩族的敵對、仙魔的不兩立,但因為主題是愛情,這種困擾往往隻是在台詞中被一筆帶過。
然而《蒼蘭訣》不一樣的地方,在于把它放大,做的比較實,把哥哥和弟弟、哥哥和父親的恩怨做進來,把部落族人希望家人回家做進來,逐漸把觀衆帶入了這種沉甸甸的生死存亡氛圍,而不再像以前的玄幻劇隻是靠台詞空喊口号。
——這就又要說道,我最喜歡的31集,兩軍交戰這場大戲。
恢弘磅礴的配樂、宏大的特效陣容、大軍的厮殺、幾位主角特效中東方玄幻史詩的質感——再到即使能預料發展,也還是被女主的自殺感動得眼淚直流的高潮。
女主自盡後懸于高空,金光四射,讓我想到了宮崎駿《風之谷》我最喜歡的那場戲,也是女主為了阻止蟲族和人類的交戰,犧牲了自己,被蟲觸角高高舉起,小時候每次看都淚流滿面。
然後是在人間的部分,戲的設計是比較反套路的,男主和男二基情滿滿成兄弟的設計讓人直呼,“編導你真懂”。

——再談到“弑父”情節,我非常喜歡。
一般來講,傳統劇情都不敢把男主做這麼絕,都不會坐實,都會給男主洗白,比如要麼是因為父親十惡不赦、要麼其實殺父親的另有其人…因為在傳統道德觀裡,中國的劇很難敢把男主弑父這麼大逆不道的東西做進去。
然而《蒼蘭訣》不僅做實了,還花了不少篇幅去講弑父這個章節。
這讓人很難不驚喜!
沒有“洗白”,哪怕是父親的設計,男主當時也的确是棄情絕愛然後年幼就手刃生父——感覺是替中國傳統愛情劇走出了一大步,以往隻有歐美劇敢這麼做主角的設定。
而女主在男主蒼鹽海寝宮時,整個布景、配色,也讓我不時有種看中國版本的《暮光之城》的感覺。
男主這個演員我之前沒有聽說過,看之前聽到有人說不喜歡他的顔,但看劇因為沒有先入為主的概念,反而覺得挺适合的,不是那種過度精緻的,反而是有棱有角的臉,挺像龍的臉。很适合黑色衣服的妝造,裡面有幾場戲換成了一套花衣服就沒那麼好了。反正他很像黑龍王。


——還有一個優點是,除了男女主的感情,也沒有遺漏其他人物的感情,基本沒有純粹的壞人。
丹音跟随長珩跳下神水廳那個瞬間,讓人挺感動的;東方青蒼最後還是沒有踢蹴鞠而錯過了父親最後一絲殘魂,親情也很讓人揪心。
還有,我特别喜歡那一幕,部落的女人們圍在一棵樹下,唱着歌謠(全劇最好聽的一首歌),這一幕讓人感覺像一幕熟悉古老又悠遠的夢,讓人想到宮崎駿,想到史詩感的歐美劇,反正又震撼又有情,勾起人很多夢幻,也很像我想象中有過的一幕。
總之,我個人覺得這部劇從制作用心程度和呈現出來的觀感上,值得8分。
至于為什麼給滿星,是因為生氣《夢華錄》那麼糟糕的劇本和人設、空喊大女主口号假模假樣的爛片都被炒作到了8分,蒼蘭訣怎麼着也比它好。

——還有,雖然“魔”字因為奇葩的審的原因被改掉了,但“月”和與月呼應的很多男主出現在圓月的畫面還是挺有意思的。月于黑暗中存在,也最遙不可及。
正好應了那句話,“我不會試圖摘月,我要月亮奔我而來”,女主做到了。
“可月亮奔我而來,那還算什麼月亮”,有了七情的月尊,變得柔軟了,但一開始最撩人的那種邪魅力和強大也減少了。
所以月尊這個稱呼,還挺适合的。
剩下還有幾集沒看,看完了如果還有補充的再來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