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近看了《泳者之心》,這片子講述了曆史上第一位橫渡英吉利海峽的女性泳者特魯迪·埃德爾的故事。
我看時,幾次爆哭。
1
片中,特魯迪最初接觸遊泳,是因為她媽媽看到當時有船在碼頭附近起火,男性跳船遊泳自救,而女性們因為不會遊泳不敢跳船,紛紛葬身火海。
那時候,女性遊泳被認為有傷風化,女性們普遍不被允許學遊泳。
而她媽媽因為想讓女兒們掌握遊泳這項基本求生技能,于是讓特魯迪去學。
後來,當特魯迪宣布要去橫渡英吉利海峽時,她媽媽說「我不知道你哪來的勇氣」,特魯迪說「來自你」。
這裡特别觸動我。
我會想到自己和長輩之間也發生過類似、但沒有這麼溫情的對話。
她問我「你為什麼要這麼怪?」我說「跟你學的。」
我見過别人熱鬧打麻将,而她在燈下熬夜自學備考,看過她下崗後如何不怕苦累,拼命做事,也從她年輕時寫的日記裡讀到過「文藝青年」版的她……
我相信,她有着旺盛蓬勃的生命力,隻是有時被時代壓抑,有時被家庭消耗,有時被既有觀念束縛。
我覺得好可惜。于是,她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半啟發半刺激地讓我成為了現在的我。
在《泳者之心》裡,多處能看到她母親對特魯迪的深刻影響。
比如,她們都喜歡說,「我決定」。
她媽媽會說:「我決定送女兒去女子遊泳協會學遊泳」。
特魯迪則會說:「我決定去橫渡英吉利海鮮」。
在這些她們想好一定要做的事情上,她們都不是征求他人同意,而隻是通知對方。
她們也願意為自己的決定去支付成本。
比如,特魯迪媽媽在她丈夫拒絕支付「一周兩美元」的遊泳學費後,二話沒說,就開始自己做手工賺錢,給女兒交學費。
2
在媽媽知道特魯迪剛從海裡夜遊回來時,兩人之間發生的對話,也很有意思。
媽媽問她「在夜裡遊泳是什麼感覺?」
特魯迪說,我今晚遊泳時,有隻港海豹一直跟着(follow)我。
媽媽說,它不是在跟着你,而是在追(chase)你。
Follow,跟随,詞義中性溫和,不含攻擊性。
Chase,追逐,這個詞更有對抗感,可以用于捕獵場景,比如貓捉老鼠,就可以用chase。
當女兒說“followed”時,傳遞的是她覺得這經曆很有趣,能感受到她的輕松樂觀;
而媽媽認為海豚是“chased”時,則能感受到媽媽對潛在危險的在意,以及她也希望女兒重視其中風險。
寥寥幾句,既能看到媽媽想要理解女兒的世界,在意女兒感受,同時也能感受到,媽媽的糾結擔心。
在這個場景中,特魯迪解釋,自己為什麼無法留在這裡時,跟媽媽說:「我不知道怎麼和她們一樣」——這句讓我大哭。
我不是不想跟他人一樣,我是不知道怎麼跟他人一樣。
3
在片中,特魯迪父親解釋自己為什麼會給特魯迪安排結婚對象時說,特魯迪因為生病所以沒上學,聽力又不好,「她能有什麼未來,誰會照顧她,誰會娶她?」
這是一百多年前的人的想法,但類似的認為「女人的歸宿就是找個男人嫁了」的陳舊觀念,在今天依然有市場。
聽聞父親此言,特魯迪很受傷,在街頭亂走時,姐姐跑出來,跟她許諾:「我們會永遠在一起」。
正因為知道,這樣的誓言多麼容易被現實打敗,我看到這裡,反而更忍不住眼淚。
在生活洪流中苦苦掙紮的姐姐,依然想要保護自己的小妹妹。
後來,在特魯迪得知姐姐不能跟她喜歡的人,而要跟父親安排的人訂婚後,勸姐姐取消婚約。
姐姐反問她「你以為這裡的女孩能怎麼樣?你覺得你以後會怎樣?你的未來早就被決定好了。」
在姐姐對特魯迪脫口而出這些話之前,姐姐大概把這些話對自己說了一遍又一遍,勸自己妥協。
「如果我赢…… 」特魯迪還沒說完,就被姐姐打斷:
「肉販家的兩個女兒,我們不可能赢的。那些人,他們根本不希望我們變英雄…他們要我們一事無成,對不起,特魯迪,我盡力了。」
我看到這裡,太共情了。
起初是别人跟我們說,巨大的翅膀對女性是多麼沉重的負擔,說「為了你好,我才幫你拔掉你的翅膀。」
而身為女性的我們,在某個時刻,也可能會想:太累了,要不算了。翅膀拔了就拔了吧。如果飛翔會被詛咒,那就老老實實走路吧。
片中在姐姐懷疑自我價值的時刻,特魯迪告訴姐姐:「你曾是我的英雄。」
我哭得更厲害了。姐姐可能自己也沒有想到,她曾經對特魯迪的影響。
但「Was」也意味着,接下來的路,特魯迪不能繼續跟随姐姐了。
My hero was you 這句話裡,滲着讓人傷感的别離。
走着走着,我們可能發現,前方可以參照的人不見了,我們需要自己活成自己的坐标系。
4
片中,特魯迪在奧運會成績不達預期,失意而歸後,有個小女孩在她家的肉店門口認出了正在店裡幫忙的特魯迪,告訴她:「因為你,大人才讓我學遊泳。有一天,我要變得跟你一樣。」
小女孩在離開時,還跟身邊朋友介紹,特魯迪是她的英雄。
我聽到 小女孩那句「She's my hero」會覺得:啊,你永遠不知道,你的勇氣、熱情與追求會感染誰。
而且這種賦能,往往是雙向的。
如果說,特魯迪給了小女孩接觸遊泳的機會,那麼小女孩就給了特魯迪繼續遊下去的動力。
後來,姐姐梅格鼓勵特魯迪嘗試挑戰英吉利海峽,特魯迪說:「我們不可能赢。」
這是之前姐姐在心情低谷時,跟特魯迪說過的話。
但這次,姐姐一反常态地爆了句 「You bet your ass」的粗口,告訴她,「你鐵定能辦到」。
而後來在特魯迪第二次嘗試遊過英吉利海峽,遇到強海流,前進遇阻,身心俱疲時,梅格跳下海,跟她說,「來比賽吧,看誰先遊碼頭一圈!」
這是她們小時候經常玩的遊戲——在碼頭的海邊遊泳,如果繞了碼頭一圈還能領免費熱狗。
類似的橋段,我在《奈德》,這部也是講女泳者故事的電影裡,也看到過,但是每次這種鏡頭都會戳中我心——
在你無力時,我跳下來,陪你一起前行——沒有比這更好的對愛的诠釋了吧。
5
在片子末尾,看到她在暗夜海水裡,一度迷路,焦急辨認方向時,看到岸上等待她勝利歸來的人們自發點燃的篝火,而朝着海邊一下下滑水時,我的眼淚又泛濫了。
她不是一個一開始就被看好的運動員。
電影裡,剛進入女子遊泳協會訓練時,她被評價為遊得像個跛腳馬,一度是倒數第一。
但她一直遊,一直遊,從地下遊泳池,遊上了奧運獎台、遊進了英吉利海峽,一次失敗後,再來一次,一直遊成了當時世界上最偉大的運動員之一。
她身上那強大的韌性,如此迷人,如此璀璨。
片子最後出的字幕上寫:她「以近兩小時之差,打破之前男性泳将的紀錄,徹底改變了此後女子運動的發展。」
PS:我在看完片子之後,去看了電影的傳記原著《年輕女人與海:特魯迪·埃德爾如何征服英吉利海峽并鼓舞全球》。
看書和看電影,給我的感受很不一樣。傳記中所寫的曆史和片中所呈現的,也有所不同。
我于是又寫了一篇專門聊了聊,電影背後的真實曆史是怎樣的,以及帶給我的頭腦沖擊和對整件事的重新思考:
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26656728/discussion/637686613/?_dtcc=1
感興趣的朋友可以戳????????
另外,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歡迎關注我的公号????????
我比較懶,一般文章就在公号發,不怎麼發來豆瓣。這次發,起因是熱心朋友跟我說,你文章被人搬運到豆瓣啦,給的出處和作者名都是錯的。我想這不是逼我勤快嗎。
于是起來幹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