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和朋友在電影院看過一次,當時被絢麗的場景震撼,一直印象深刻,但當時對于電影部分情節理解得不是很透徹(比如,為什麼要在對貴妃施針的同時還要下蠱?),最近到襄陽唐城影視基地遊玩回來後又看了一遍電影,算是更清晰了一些。
一、貴妃與皇帝
第一遍觀影時,隻覺得貴妃很美,極樂之宴夢幻至極。第二次觀影時,反倒覺得貴妃的命運很悲哀,所謂極樂之宴更像一場再難重現的幻術,也終于理解了那句“皇帝才是最偉大的幻術師”。
1、貴妃的出場便是衆目睽睽之下被參觀的角色——從蕩秋千、到極樂之宴。極樂之宴當日,是貴妃的生日,而她,卻被安排蕩起高高的秋千,為了讓所有人看到她與常人不同的樣貌,為了展示大唐的開明大度,就像是一個吉祥物,被皇帝高高舉起、拿來向大衆随意展覽。
2、花萼相輝樓裡,極樂之宴上,貴妃的背影在衆人簇擁鼓掌下緩緩走近,然後所有人安靜下來,眼睛盯着貴妃,迎頭便是高力士的朗聲問詢“娘娘,皇上讓我問你,他送你的這件紅色霓裳,你是喜歡呀,還是不喜歡呀?”(這樣的問法,這樣的場合,她能回答不喜歡嗎?)
貴妃沒有回答,而是問:“皇上在哪兒?”随後,她便被皇上的靴子踩住裙擺,停下腳步,衆人哄笑中她面無表情地回頭,皇上舉着她衣服紅紗露出頭。(這種如同夫妻私下相處的調情,适合大庭廣衆被展示嗎?)
——這一切多麼像一場早已安排好的表演,隻為了讓衆人知道皇帝多麼寵愛貴妃,而貴妃也心知肚明地配合着。
3、阿部到禦花園沉香亭找貴妃表白,正撞見皇帝寫字,貴妃在後面觀賞,皇帝陰沉地質問,貴妃稍顯緊張地解圍。皇帝粗暴地攬住貴妃,粗魯地扶正她面向自己,在貴妃的緩緩垂眸下,悲戚的表情中,狠厲地說:“貴妃永遠不會是一個人。我們生生世世,永不分離。”狠狠抓住貴妃的手,離開。
——一切證明二人相愛的親密舉動,都是為了某種目的特意在他人眼前去做。
4、皇帝從始至終展示的都是他的陰暗、狹隘、掌控欲、占有欲,沒有一絲身為天子該有的胸襟。不提貴妃,單是說他嫉妒李白的詩寫得比自己好便将其趕出京城;仿佛大度般沒有殺死向貴妃表白的阿部,還留給他四個字“極樂之樂”;散發擊鼓地迎接明知要造反的安祿山......
——駕馭所有人,就是帝王的極樂之樂
也許是因從第三視角講述,貴妃的個人情緒展露極少,基本都是以大唐貴妃的形象示人。極樂之宴的整個過程,她眼中無悲無喜,又似乎悲戚,隻偶爾嘴角挂起一絲符合貴妃身份的淡淡淺笑。
面對皇帝時,她多是不語垂眸聽從,面對白鶴少年時,她卻有了活潑生氣,面對李白時,盡顯大唐貴妃的氣度,誇贊他“李白,大唐有你,才真的了不起。”
二、貴妃之死
貴妃之死之所以複雜,還是因為那句——沒有人願意背負殺死貴妃的罪名,連皇帝也不願意。
所以,從一開始到了馬嵬驿,皇帝便将黃鶴拉去密謀“如何欺騙貴妃自願去死”,之後更用三種方式齊下殺死貴妃:
1、屍解大法,即活埋——貴妃真正的死因
黃鶴在衆人面前做戲,提出所謂完全的“屍解大法”——看似把針插進去就假死,拔出來就醒來,實則針插進去封閉氣穴,隻能維持一兩天,隻會便會自然醒來。——哄騙貴妃“等局勢穩定後,會開館取針,迎回娘娘”,實際上根本沒有人打算去開棺材。白龍雖然知道此事,但去時已晚,貴妃早已在石棺中醒來後又活活悶死了。
2、屍解酒——皇帝打算安排的貴妃死法
在貴妃同意屍解大法後,皇帝親手送上一杯酒——下了蠱毒的屍解酒。他原本打算将貴妃騙進棺材裡,毒酒發作後而死,哪料到毒酒發作時貴妃已死。
3、勒死—給外人看的假象
貴妃假死後,高力士被勒令在貴妃脖子上做出勒痕以騙陳玄禮,還要假裝未告訴皇帝這件事私自行動,以維護皇帝的尊嚴。
而為了皇帝的顔面與安全,貴妃明知是場騙局,還是答應了。卻還料到,這死,竟是在石棺中被活埋至死。貴妃死後,白龍将她屍體帶出來,這時蠱毒才發作,為了保護貴妃的身體(還期待着貴妃能醒來),白龍将蠱毒引到自己身上,而為了繼續活着陪伴貴妃,他放棄了那個身體,離魂進了黑貓的身體。
三、發現一個關于丹龍的彩蛋
丹龍賣瓜時的位置,正是實際上唐城影視基地青龍寺的門口。與他青龍寺惠果大師的身份竟然呼應上了。
隻是不明白,丹龍做了那麼多錯事,又為何成了高僧呢?可能是他忏悔後遁入空門,逐漸參透“不再痛苦的秘密”,終成高僧。
四、為何白居易的《長恨歌》一字不改
貫穿整部電影的幻術,有句話解釋:幻術沒有什麼,一切都是也有也無,真真假假。
如同他的偶像李白,寫“雲想衣裳花想容”時還未見過貴妃,所以“寫給娘娘”是為假;可見過貴妃後,李白望着貴妃的背影,喃喃道:“雲想衣裳花想容呗”,所以“寫給娘娘”又不是假。他看透了真真假假,一字不改。
白居易《長恨歌》描寫皇帝與貴妃可歌可泣的愛情悲劇,與真相不符,是為假;可《長恨歌》裡描寫的愛情,不正是白龍為了貴妃“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之愛嗎?所以愛,是真的。白居易看透了這一切,所以一字不改。後人隻看到這愛,就夠了。
五、陳雲樵、春琴與皇帝、貴妃
陳雲樵和春琴的故事,不正是在黑貓引導下,重演了皇帝與貴妃的故事嗎?也為後面貴妃死亡真相的揭露,做出了預警。皇帝遮遮掩掩之下所做之事,與陳雲樵抛棄春琴、并面目猙獰掐死春琴,有何不同呢?不過更直白了一點。事後,陳雲樵瘋癫,皇帝成天悼念貴妃,又有什麼意義,都不過是虛僞的自我安慰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