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了一部土耳其電影《如紙人生》,故事情節讓人感覺很震撼,結局更是十分悲哀。

一個名叫穆罕默德的小夥子,是一家廢品收購站的頭頭。他身患尿毒症,急需換腎。于是,他每天拼命的工作,隻為了賺錢保命。

同時,他是一個非常富有愛心和同情心的人。對在自己手下一起撿垃圾的兄弟,非常照顧。

有一天夜裡,他無意中發現,在盛放垃圾的編織袋裡,跑出來一個小孩。那小孩渾身髒兮兮,身上滿是淤青和傷痕。

穆罕默德頓時心生憐憫,他将小孩帶回了家。在他的一再追問下,小孩道出了實情。

原來,這個名叫阿裡的小孩,因為媽媽改嫁,跟着進入了一個新家庭。繼父對他很不好,動耴家暴,時常将他打得遍體鱗傷。媽媽十分心痛,卻迫于繼父的淫威不敢反抗。後來實在沒辦法了,才将兒子藏進垃圾袋,以期能遇上好人家,收留他。

穆罕默德暗暗發誓,要拼盡全力,去保護和補償這個孩子。他将舒适柔軟的床讓給他睡,自己卻蜷縮在沙發上。

...


他帶着阿裡去了澡堂,洗去了他身上的污垢,并換上新買的衣服,将他打扮得簡直像個小紳士一般體面。

他還召集了一大幫朋友,其中大多為被父母抛棄的孩子,為阿裡舉辦生日party。生日不記得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人關心和惦念。

在許願環節,穆罕默德讓大家都許下一個心願。其中一個小孩的願望說出來,讓在場的人都沉默了許久。他說,希望自己能早點死去。原因是,他害怕如果自己長大了,媽媽會認不得自己的模樣了。

這應該是我們聽過的最離奇、也最令人心酸的心願吧。這些從小缺愛的孩子,為了能得到在大多數人都時刻擁有的母愛時,竟願意以命相許。反觀現實生活中,那些被寵溺慣了的孩子,往往想要逃離父母的關愛,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呀。

小阿裡最大的願望是:趕緊工作,多賺些錢,以讓自己和媽媽擁有一個家。

沒有媽的孩子,在命運的殘酷逼迫下,不得不成熟起來。隻要能和媽媽在一起,多大的苦,我都願意吃。

作為觀衆的我們,也一再唏噓,這是一個多麼簡單而樸素的願望。可是,對這個小男孩來說,卻是拼盡全力也遙不可及。

穆罕默德答應幫助他,尋求謀生的技能。為此,他連夜動手,做了一個适合阿裡用的,小小垃圾車。他帶着孩子,去撿拾垃圾。靠自己的勞動去創造财富,累卻快樂着。

...


作為交換條件,他要求阿裡帶他去曾經的"家",想要跟孩子的繼父談談。

就在阿裡家的樓下,一轉眼,他發現阿裡被人打傷了。可自己明明跟着阿裡的繼父呀。這到底是什麼情況呢?

情急之下,他看到了正在附近轉悠的拾荒者。于是,想當然地認為,是他們欺負了阿裡,便沖上去跟人家幹架。結果寡不敵衆,被打成了重傷而送進醫院。

醫生正在給他進行血透,但當他聽好友說阿裡不見了時,瘋了般似的,拔掉針管往家跑。他多想保護弱小的阿裡,多想給他全部的愛呀。

為此,他完全不顧自己生命垂危,一口氣跑到家裡,拿出所有的積蓄,去往阿裡曾帶他去過的家。

門開了,是一位白發蒼蒼的老婆婆。房間裡盡顯豪華氣派。當我們正疑惑時,卻聽老婆婆說:“穆罕默德.阿裡,你的父母早已搬走了,請你不要再來打擾我們了"。

至此,作為觀衆的我們,才恍然大悟。哪有什麼小孩,那分明就是他自己幻想出來的。所有關于小孩的一切,都是穆罕默德對母親的極度思念,以及童年往事投射在他腦子裡而形成的。

原來,阿裡就是他的小名。在他的童年時代,有過這麼一段被抛棄的悲傷往事。過度的思念母親,讓他變得意識恍惚。于是,在現實和往事之間不停地切換。而他的那些朋友,為了保護他,也不得不配合着演了一場又一場的戲。

童年留在心裡的陰影,哪怕是用一生,也難以償還。

片尾,身患重疾的阿裡,再也無力奔跑。帶着一絲遺憾,他永遠的閉上了眼睛,躺在了冰冷的地面上。

他的一生,如同他所撿拾的那些紙片,一經風吹雨打,便隻有走向腐爛的結局。實在是可憐、可歎。

有人說:幸福的人生,是用童年去支撐一生;而不幸的人生,則需要用一生去治愈童年。

另外,影片中的土耳其浴,街邊的宴會,以及片尾的插曲,都非常具有土耳其特色。值得一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