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非常喜歡這部影片裡面的人物塑造,老爸一上場所有的行為,語言直接将他在兒子眼裡的形象塑造起來,進行人物建制,讓觀衆産生刻闆印象,而後面再進行打破,所謂不破不立,新立起來的形象給人更加深刻的印象,使人物更加豐滿,立體,紮實;還有對司機朋友的人物塑造,我很喜歡當他們算距離時,将距離量化成他們平時跑出租時的距離和錢數,這樣就涉及到一個“多元思維模型”的一個概念,也就是你從事的什麼職業或者研究什麼領域,那麼這個世界都能用你所掌握的該領域的信息來看待,這樣塑造出的人物既真實又有特點,而且突出小人物在跑出租這個領域的老道和專業,我覺得這很難得,畢竟不埋沒小人物是需要一定功底和觀察生活的經驗的。
2.我很喜歡最後的處理,也就是老爸是“視障人士”,而兒子則是“領跑員”,這樣的身份絕不僅僅隻有參加比賽身份上的意義,更深層次的也許就是,一直以來,老爸在對待生活,對待兒子是“視障”的,他隻想讓兒子活下去,卻不考慮兒子真正想要的東西,這并沒有什麼不對,隻是最後他放開牽引繩那一刻,可能才真的成為了兒子的“領跑員”。
3.側面拍肖爾東奔跑的畫面時,又讓我想起了《四百下》,反叛、希望、迷茫、自由等等各種元素混雜在一起,今年好像注意到很多電影都有緻敬,學好電影史,去看那些以前的經典,是非常非常有必要的。
4.看這個的時候讓我同時想到了《送你一朵小紅花》、《小小的願望》這兩部影片,因為前者裡的爸爸也去朋友家找過兒子,而後者裡爸爸也帶兒子參加馬拉松,以及做了很多前期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