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科長還是在關注中國人在時代變革大背景下特有的情感故事,不過他的野心比之前大了,之前的電影更多聚焦在一個特定的年代一個特别的群體的精神狀态。後面的電影無論從時間上和空間上都開始擴展,很明顯他想通過這部紀錄片來講述過去近一個世紀的中國往事,試圖呈現那些隐匿在變革風雲背後的情感潮汐。電影中被放大的一張張普通的表情木然眼神迷茫的中國人的臉呈現在屏幕上的時候,我想很多觀衆會跟我一樣産生一種審美上的不适感,但這就是賈樟柯可愛的地方,他不試圖讨好觀衆。在生活中,我們大都不會去認真凝視這些木然的甚至有些難看的面孔,和隐藏在面孔後面的心事,甚至是自己的父輩親人,被時代急流裹挾着極速前進的年輕一代,已經沒有興趣和精力去了解父輩的往事。導演就用一種誇張的方式把這些被我們忽略的面孔怼到眼前,讓你沒法扭過頭去,轉眼不看。我們太習慣于沉溺在充斥着俊男靓女的偶像劇中,遠離或者逃避現實的粗砺,賈科長電影的好在于去呈現這種現實的粗砺,和其中的詩意。看他的電影讓我們忽視發現那麼粗糙那麼冷酷的現實中居然也有詩意也有美,那種美和詩意不是偶像劇所擁有的,是一種有生命力的詩意。賈樟柯可以說是中國最像詩人的導演。
當然,三個作家的個人經曆不可能涵蓋全體中國人的情感往事,那些木然的面孔背後的故事很可能比作家們講述的更灰暗,講述出來也過不了審查,在社會主義國家不能有(講)灰暗的故事,這個紀錄片也不能例外。因此,我個人感覺那些沒有台詞的面孔比三個作家的講述更有力度。
三個作家之中,無疑餘華的那段是最有趣的,他講的時候電影院裡沒斷過笑聲,很多人都說被他圈粉。餘華很聰明,但一個好作家不是隻要聰明就可以了,太聰明了反而會阻礙人成為一個好作家。不過對一個從開始寫作就是為了進文化館,為了發表可以一天之内把灰暗改成光明的作家,也不能報太高的期待。所以我個人感覺他的講述是最缺少情感深度的,聽起來像是脫口秀。反而我個人對賈平凹和梁鴻的講述更有情感的共鳴,他們的故事也讓我想到了自己的父輩,賈平凹因為身份問題在文革時期四處碰壁,差點葬送前途。我父親也因為文革失去了上學的機會,不過他沒有賈平凹那麼幸運,後來再也沒有機會回到學校。父親也是個很愛學習的人,字寫的也很好,雖然小學沒畢業,但文章也能寫的有模有樣,如果他有機會接受更多的教育,人生很可能會跟現在完全不同,至少不會六十多歲還要做保安這麼辛苦。三個作家裡,梁鴻是離自己的生活最近的一個,我也是從農村考上大學,一步步遠離鄉村的,跟她一樣,我也有一些至今都很難走出來的童年陰影。我也保存着小時候姐姐哥哥和父親的通信,裡面也有現在讀來仍然心酸的往事,甚至跟她一樣,我和姐姐也有小時候交不起學費被老師催款的羞辱經曆,還有跟親戚鄰居借錢交學費的窘迫,這些事雖然過去十幾二十幾年了,但那些情感都不會随時間而淡漠,會長久地留在心裡,講出來,或許也改變不了什麼,但就像賈樟柯曾經說的,他拍電影不是為了改變什麼,而是為了讓人可以在裡面哭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