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喜歡這個曠野中的意境,與多玉二人訣别時的心境神之契合。

當時隻道是尋常,快餐影視盛行工業糖精泛濫的今天再從頭補看,劇情綿密緊湊,人物鮮活立體,演員演技精湛,已是戲說類古裝劇天花闆。

雖然我并不喜歡大玉兒的忍者神龜人設,但也不得不承認劉德凱三顧茅廬請來的甯靜,将長期在夾縫中求生的大玉兒演得形神俱佳,力透熒屏,更是少有能硬扛住馬景濤情緒狂潮而不被裹挾的女對手。

至于大玉兒人生最重要的三名男子:

情人多爾衮在正史裡原本是擅權謀多機變的攝政王,多年苦心經營已掃清政敵,若不是墜馬身亡被迫下線,問鼎九五隻在頃刻間,劇裡卻矮化成24K純純戀愛腦,被大玉兒反複拿捏,永遠活在糾結與矛盾中,難孚英雄之名;

兒子福臨簡直是個熊孩子+白眼狼,能力配不上脾氣,是令人血壓飙升的存在;

丈夫皇太極深具帝王的魄力與野心,對後宮嫔妃分工明确,永遠清楚自己當下要的是什麼,是個難得的明白人。

本劇高光配角太多不再一一點評,特别觸動我的是在黨争中背叛豪格投靠多爾衮,後又被順治淩遲處死的小人物何洛會。

跳離了小人反複無常的嘴臉,深化了良禽擇木而栖的理性選擇,在多爾衮的大選團隊裡堪稱智力擔當,尤其是勸降豪格的那番話鞭辟入裡——“不是您的謀幹才略不如他,而是你的命不如他,他的命太壞,您的命太好。您是太宗長子,自小人人捧着您,沒人想要害您,攝政王與您恰恰相反,他随時處在危險之中,如何攻擊如何防衛,都成了一種本能。”

這樣世事洞明的謀士,不能成就從龍之功,真是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