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拔河是我真正意義上的第一部長篇作品。我堅信,努力做好一部作品,一定會比拍了一大堆流水線的片子,更具有實際意義和價值。
有人質疑,拔河能拍出什麼花樣?最開始,我也沒有把握。但不去挑戰,就永遠不知道自己能力的上限。

為此,我和小夥伴在研究大量的拔河紀錄片和相關比賽回放的前提下,根據我們現有的條件和資源,在20天内做了2000多張3D分鏡。(殺青後電腦顯卡都燒了...)
由于題材的冷門,如何把片子拍得出彩?是我首要解決的問題。

為了能夠打破主流青春片的影調,我參考了大量的影視作品,其中不乏包含《我要我們在一起》、《kano》、《金魚少女的日記》等,最後的結論是:寫實的影像也可以很浪漫(浪漫不僅僅代表着愛情。在拔河,我認為這是一種,恰到好處的溫情)。

同時,由于是八個男生的群像戲,照顧到每個演員的表演很重要。我們使用了三台機攝影機,最大限度捕捉演員的情緒和叙事氛圍。日常我在控制一台機器的同時,還需兼顧另外兩台機器的畫面和運動,以保證影像風格的統一。

想要在有限的的時間内,完成巨大拍攝量,熬夜基本上是标配。每天淩晨收工到賓館,看見床就像看到了親媽一樣。但即使這樣,我依舊會咬牙堅持看完第二天要拍攝的劇本,内心默念,我還可以再努力一點,我還可以。

有人說把愛好變成職業是一件很痛苦的事。可一旦背負了責任,我們都沒有資格拒絕。組裡的每一個人,都想要做的更好,無一人懈怠。為了能給觀衆呈現最好的影像,夥伴們每天都像打了雞血般亢奮,很難不被這樣的氛圍感染。

青春不就是這樣,豐富多彩且充滿挑戰。從開機到殺青,我們不僅見證了8個男生的轉變,同時也完成了自己的蛻變。
在全組夥伴的幫助和見證下,我求婚成功了。多虧了導演精心編排的劇情、攝影燈光組的兄弟們技術支持,以及拔河隊員們完美的“表演”,這才讓我有了這次終生難忘的幸福時刻。

離開拔河訓練館的那天,我内心無比的感慨。屬于拔河隊員們的那個夏天,屬于我們全體攝制組的這個冬天,都永遠的停留在了這裡。如果想要證明自己,那就要為此傾盡所有。
這次,也許我做到了。
一轉身,訓練館門前的大樹,依舊綠意盎然。

拔河的故事結束了,但我的征程才剛剛開始。人生能有一次這樣的經曆,實屬可貴。去勇敢的把握好每一個機會吧,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