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體四星,主要給在拍攝手法上,反轉挺強的。而且如果文學手法也适用于電影的話,算是“叙詭”吧(本人對電影術語了解不多),但是對臉盲患者不太友好,本人經常都分不清哪個是哪個(。
但是我不是特别喜歡整個故事,尤其是當真相揭曉時,我就覺得“因果報應”這個譯名挺惡的…
以下有部分劇透,包括最後反轉劇情。
嗯就是我最讨厭的“父愛”啦。
劇情正式開始于男主以“垃圾桶被偷”為名報案。這個垃圾桶對他家來說和“家人”一樣,甚至有自己的名字:拉希米。在多年前房屋倒塌時這個垃圾桶救了他的女兒,後來一直是守護神一樣的存在。他和女兒也經常拜它,這次女兒出去訓練七天,但垃圾桶被偷了,他希望在女兒回來前找到。
前期還挺蒙蔽觀衆的(至少我),因為男主說了垃圾桶的重要性和特殊性,所以觀衆視角會非常理解男主想找回它。即使一個幾百盧比沒人看得上的“破東西”他願意花幾十萬盧比讓警察找。
影片拍攝手法非常精妙,經常會有兩條看似不相幹的線最後直接交叉相連的情節。而每一次交彙就代表找到一個“小偷”。而且時間線也有交叉,現實和過去的故事穿插着講,但是對臉盲患者不太友好……
具體就懶得說了(其實是說不出來。
但是在一衆微妙叙述之後,最後三十分鐘左右真相開始揭曉。男主要找的其實不是偷了垃圾桶的人,而是暴打并強奸了他女兒的犯人。三個闖入他家的人。男主描述的三個人打他和破壞他家的行為都是他自己做的。
影片前期穿插了女兒在訓練期間和男主聯絡的劇情,包括讓他拍拉希米,但男主都沒回應。這裡引導性還是蠻強的,我真的以為這段劇情發生在垃圾桶丢失後報案後(。總之,前期多在塑造男主為了讓女兒不失望而大費周章花費時間金錢讓警察找到偷垃圾桶的小偷。
影片另一條線的重要角色,也是一個好爸爸形象……但是,是一個“小偷”,為了生活得更好的小偷。也有很多劇情表現他很愛女兒,說女兒想要的他都要給,給女兒買鑲鑽黃金項鍊巴拉巴拉…
他自然就是“反派”咯。故事是穿插着講的,他以為男主在十幾年前揭發他偷竊害他坐牢,所以現在要報複男主。他和另兩個人到男主家踩點,但男主一直沒回來。而訓練結束的女兒剛好回來,三個人被發現後暴打女兒,另外兩人對女兒實施強暴。
要說我最欣賞的還是最後女兒正面應對這個角色這個壞人時說的話。她不會被打倒,這不會是她的噩夢,她會很快遺忘,而他才最可悲(大意)。
但是結尾的“真相”還是讓人很不爽啊,雖然在那段劇情裡很容易猜。女兒其實不是男主的,而是反派的。當年男主在發廊發現他落下的鑽石黃金項鍊,想去歸還,卻現場目睹反派被抓(反派因此以為是男主舉報的),後面男主和妻女找到反派妻女打算歸還,當時意外發生後被垃圾桶救了一命的是反派的女兒。
反派後來發現真相,當然痛不欲生墜樓死了()
以上。
所以其實抽出故事主線的話,這是一個很直接的故事,一個“誤會”引發的“因果報應”。但拍攝手法十分精彩,像一團毛線一樣慢慢展開。
但是我也說了,我讨厭它體現的“因果報應”,這種最後報應到女兒頭上并不讓我覺得很爽……非常地獄也很惡心。當然,有可能會覺得“他本來就是一個愛女兒的人,現在他做的惡做來做去傷害的是他愛的女兒,對他來說肯定是追悔莫及痛不欲生的‘因果報應’吧!結局很爽,他活該對吧!”
嗯,但無論如何我都不喜歡這種形式,不理解為什麼很多影視熱衷于将對男角色的懲罰轉移到他“心愛”的女性親屬上,妻子女兒妹妹等。而且無一例外是強奸,就想不到其它懲罰了嘛……最恨這種了。
總之,還是那句,我甯願看到一百個壞媽媽都不想看到一個好爸爸。
此片主要劇情父親為女兒複仇,出現的基本都是男的啦。如果重視拍攝手法喜歡反轉和懸疑的可以一看,确實蠻精彩。
*影片有兩三處出現“蛇”,我看的時候覺得還蠻魔幻現實的。及,有角色斷頭斷臂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