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拉瑞,導演好像更愛她的“丈夫”。
作為一名女性,我在觀看完影片後都無法完全共情拉瑞,素材的選擇讓我覺得導演對這位女性不光做不到平視,甚至還厭惡。
首先,緬北的部分比起山東部分更舒适,更有機會去呈現一個立體的女性形象,但因為疫情拍攝中斷以及其他原因也沒做到,隻能草草了事。在山東的部分大量選取了拉瑞問“丈夫”要錢的片段,與這個“買妻”且家暴的男人共情,通過片段、他人描述等方方面面在為這個“丈夫”辯解,對拉瑞過往被家暴的事情一筆帶過,且角度單一,都隻是通過她的主觀叙述,讓人很難信服,從而切斷了觀看者與拉瑞達成更深層次共情的機會。
其次,影片明明提到拉瑞有去工作過,不知道什麼原因卻并未見到一個拉瑞工作甚至做家務的片段,反而在前半部分大量選取了拉瑞在穿着打扮上花錢大手大腳的素材,過于主觀的素材把拉瑞拖入到一個更負面的形象中。
然後,對于拉瑞與年輕男子微信聊天的片段呈現得過于輕佻,隻是作為塑造她這個負面形象的一個素材,讓人看了隻會覺得“看,這個女人不光好吃懶做,還想出軌”,所以也不會去她深挖沉迷網聊背後的心理活動,她内心的漂泊與孤獨。還有結尾的喊口号式的“獻給緬北追求幸福的女性”讓人不知所雲。
最後展映現場的問答環節一些男老師對于“買妻”、家暴行為的視而不見,企圖把這合理化為愛情的行為,隻能說想吐。
比起拉瑞,導演更愛她的“丈夫”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