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很火的韓劇。看了前三集和最後一集。因為沒看完,所以可能有失偏頗,隻記錄一下自己的看法。

對了,首先,網飛對我而言就是一個詐騙犯,騙了我的錢,還三番兩次騙我的期待,以後敬而遠之。

工廠式的加工(類似于标準好萊塢電影的制作方式),交出了一個缺少真誠,但技術上不差的一份作業。鏡頭、畫面、音樂、台詞、情節、結構……都有八十分。

但讓我尤其感到不适的地方在于,這是一個十八歲的女生點亮了二十二歲男生的故事。

電視劇的畫面、演員、劇情……都着重刻畫女生的明亮、向上和無知,把她的這些特質視為美好。

真正值得支持的天真和美好,不是缺乏大腦的無知和善良,而是在任何時代,對公平的追求和堅信。我說這種話,可能别人會覺得太嚴肅了。沒辦法,說話的空間就這麼大,理想主義本來已苟延殘喘,必須夾帶私貨。

說回電視劇,女主先是因為善良,後來因為愛情,拖着陷入困境、自責和消極的男主往上飛。所以到了最後,她評價自己的人生就是不斷死心的過程。相信能給别人帶來幸福,結果呢?連自己的幸福也丢了。這就是犧牲和奉獻的有害之處。

然而,這部劇在呈現故事的時候,隐隐的贊成着女性去承擔那個負責拯救和犧牲的角色,老套地令人厭煩。

女主鐵了心分手是對的。無論怎麼哭怎麼難過,說出“分手是對的”的時候,她的語氣很冷靜。因為她已經想清楚,“這段關系已經無法再給我帶給力量了”。

當親密關系變為純粹的義務和責任,就會成為負擔。共享、共識和共鳴是必備的要素。這是男主這樣帶有強烈家庭責任感和改變命運使命感的人無法做到的。

我喜歡女主身上的韌勁兒和自愛。這結局并不是強行BE,是主人公的清醒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