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開頭的時候周圍很吵,走路聲,碎罵聲,關門聲,抽油煙機的聲音,水龍頭的聲音,窗外的鳥叫,樓下老人練琴的聲音,而屏幕裡的那個世界,與這些全然無關,沒有一點聲音卻能并不壓制而是獨立于這個嘈雜的世界。這就是塔導
開頭的黃色元素,搖晃鏡頭,從靜到動的切換,堪稱一絕
潛行者的原著路邊野餐,雖然被塔導大幅改造,但原本的文風其實跟索拉裡斯的原著有點類似。類似的地方在于,路邊野餐(以及索拉裡斯)的(科幻)寫法是去寫現象而不寫本質,寫人類面對未知隻能感受到現象,窮其一生也無法探尋到背後的本質。藝術正是這樣,着重于現象而非本質,着重于情感而非道理,着重于mythos而非logos[不同的地方在于,原著是寫粘稠,庸俗的生活(以及對其的絕望),電影則輕得多,飄逸得多,以及去拍這種“輕”帶來的絕望(上帝之死,不能承受之輕)。]感覺塔導是懂得挑選到一個與自己是同類的劇本并進行改編的。索拉裡斯與路邊野餐的風格,可能都源自陀氏。另一方面,兩者都重在刻畫未知,而未知,以及由之催生的柔軟,朦胧,正是詩歌的屬性,塔導詩電影需要的。
原著裡的,去往那個房間沒有直路可走,不走回頭路,不片刻停留,在塔導電影裡一下變得很厲害
“最重要的是,你們必須相信”
“但擁有酸楚的幸福,總好過”灰暗的人生
火車震動時夾雜《歡樂頌》
經典隔空移物
塔導很有意思,一個在無神論國度追尋神與神秘的電影人
塔導電影配泥煤scotch挺不錯
外星人與科幻的元素在塔導電影裡不存在不成立,特區不是外星造物,而是神秘/神的造物
不信神的遊戲人間的痛苦的作家,把神等于自然的自然科學家,把幸福托付于不可知/神秘/神的獵頭
“我猜特區隻向悲慘的人開放”,從這種“拯救”的概念來看,特區真的很像耶稣或上帝的化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