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對離異的夫妻,每月一次的見子日。一場台風,得以讓一家人共度一晚。那晚窗外暴雨如注,屋内平淡如水,情感翻湧成海。清晨,雨過風停,陽光灑滿愛人肩頭,往昔不可追,來日亦無所盼。唯一使良多期盼的,不是名就功成的虛空未來,隻是下月同樣的地點,将今日重溫一遍。這個月良多依舊要為錢發愁,付贍養費成了見面的唯一理由。帶着期待與憂愁,最後的鏡頭是走入人流,是枝裕和講的是一個普通人的平淡一天。也講完了,每個人的日日年年。
“都這把歲數了,我卻從來不會愛一個人比海更深。普通人都不會有的啦。就是因為沒有才活得下去,而且還那麼開心。”或許我們不是因為沒有深深的愛過而能活得下去,而是所謂的成長應該是學會接受失去和接受自己吧。那些長大的瞬間,也許是看着自己喜歡的玩具被更小的孩子奪走還要裝作若無其事,又或者真正放下一段感情重新開始,也或是相伴之人的走散或離去。相守五十年的丈夫走了,良多的母親卻說生活更輕松了,耳邊清淨了。難道五十年的感情還不夠深嗎?我想,人為何老來會遺忘呢?那是因為過去太重了,往事千年,也不過彈指一揮間。所以年紀越大,就應該越闊達、通透。那些深深似海的情感就讓其沉入更深的海底吧。可,真的放的下嗎?良多問母親要父親的遺物,留作紀念。母親說全丢了,留着占地方。可轉天,母親就拿出父親的衣服給良多穿上了。此一筆也說明了,我們無法做到真正的遺忘,無法真正地釋懷和放下。誰能做到莊子似的妻子死而鼓盆而歌,物我兩忘呢?正因為我們會愛,愛過,相伴相守之人也曾是我們生命的一部分,每個人的離去都将我們的骨頭一個個抽離。也正因如此,當女兒怕母親一人孤寂要母親多出去交朋友時。母親卻說,她這個年紀交了朋友也隻是增加參加葬禮的人數而已。是啊,我們一路走來,越往後,能陪你一起走的人就越少,有一天執手之人也會離去,誰的人生不是在一場白茫茫大雪中赤條條來去呢?
“有勇氣成為他人的過去,才是成熟的男人。”良多在學着放下過去,讓曾經的妻子和兒子更好前行,小小的兒子也要學着放下爸爸去開始一段新的生活,年老的母親也要學着放下過世的丈夫去了度寂寂的殘年,就連聽的貝多芬也是其晚年的樂章。可每個人都無法放下,感情不會消失,隻會在人心中重疊。真正放下的是時間,不是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