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節大概是圍繞着女大學生林蕭去一個時尚雜志公司(同《穿普拉達的女王》)展開的,到了一半辦開始辦時裝秀又和顧裡聯手,南湘走後門參展。這樣這個活動就把四個女主中的三個包括進去了,最後宛如負責幫忙+搞笑。實習之外穿插着四人莫名其妙很跳躍的感情戲,負責讓這部劇“有感情”。

彈幕基本上都在說情節莫名其妙,但這又是一部打破當時票房紀錄的現象級作品。這告訴我們在當時,商業電影的情節往往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正是表面功夫:時裝、一鏡到底、各種奢侈品、詞藻華麗的演講-台詞-旁白,高顔值的明星演員、歐洲風格(或者說購物村風格)的校園、不現實的學生宿舍、顧裡的豪宅。

對表面的追求和當時張藝謀程凱歌嘗試各種古裝商業片的情況差不多,重要的是通過制造奇觀把消費者往電影院拉。選擇時尚行業做故事的線索正滿足了電影對“表面”的需求。

同樣重要的是飽滿的情感,雖然引發這些情感的情節沖突站不住腳,但作者把握了時代的痛點,他很清楚讓角色說什麼話就能讓大家共鳴(愛情-金錢-散沙,至于這話是通過什麼情節說出來的不重要)。所以看到有彈幕說“長大了才知道這很現實”。因此在制造華麗表面之外,電影又把能和觀衆産生共情的情感,通過台詞和一些殘酷現實的零星線索,塞到電影去了。這進一步試圖保證票房。

如果電影是集體的意淫,重點似乎是意淫之外的那個現實社會是怎麼樣的。這個電影成功在它對現實做了很多俗氣但貼切的指涉,把這一切包裝進(依靠蹩腳的誤會推動的)狗血愛情、閨蜜友情、女人的事業、外冷内熱的酷同事和霸道總裁這些上來。但真正的重點是貧富差距:高樓玻璃上擦窗戶的民工、被上司和老闆籠罩和壓榨的小(女)職員、高層的聯姻和裙帶關系、炫富的有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