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爸》這部電影想告訴觀衆一個什麼道理,其實很簡單,就是愛與陪伴才是孩子最迫切需要的。然而,家長們總是忘記這個淺顯易懂的道理。

從一開始,雷大力為了雷小米能上一個好的小學,他不惜花錢買關系,為了買學區房,甚至不顧及那是兇宅,甚至将自己的按摩店抵押,結果政策一改,上最好公立小學的事也泡了湯。電影前半段的故事就這麼簡單,後半段也是圍繞雷大力怎樣艱辛的為雷小米找到一個好的小學,以及怎麼站在一個比較高的人生起點而展開,中間穿插着兩對夫婦的故事。其中,火哥火嫂夫婦的故事确是萬千家庭的縮影,火哥是傳統意義上的“貓爸”,尊重孩子的喜好,但性格懦弱,不敢反抗;火嫂則是傳統意義上的“虎媽”,對孩子喜歡采取高壓教育,采用威脅、利誘的方式引導孩子走自己定下的道路。

電影前半段牽出火哥火嫂這個家庭,引出火嫂高壓教育理念,這的确令人反思。讓人不禁反思常年身處這樣一個“高壓”教育理念家庭的孩子将來會長成什麼樣子?我想,媽媽強勢,爸爸弱勢,身處這個家庭的孩子很容易抑郁、害怕,而且成績并不一定就會提高,為什麼呢?在電影采訪樊登對話裡,我找到了答案,樊登說:“身處這樣家庭的孩子通常會花百分之八十的精力在害怕上,隻剩下百分之二十的精力來學習像物理、數學這類需要百分之百精力來學習的學科,成績自然提不上去。”是啊,如果一昧對孩子采取高壓教育理念,未來孩子學習時可能會用心一點,但這對孩子未成熟的心靈将造成不可逆的傷害,這才是最得不償失的。畢竟人生是一場漫長的馬拉松,不能一下子就跑到終點。

接着導演又引出了單親媽媽劉真真這一條故事線,在她的帶領下,我們領略到了還未“雙減”時,教育培訓(教培)事業的“壯麗景象”。從琳琅滿目的教育廣告,到各式各樣的教培标語,到排山倒的教培機構,再到那台上的講師喊出:“越努力,越幸運”的口号,一幕幕畫面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襲擊“我們觀衆的眼球,一句句的口号也随風而入的“鑽”進我們的耳朵,令我們感到窒息,感到絕望,更令孩子們感到窒息、絕望。如果說,雞娃的背後其實是在雞自己,那麼你會願意嗎?是啊,當那個花了自己大半個時光,為她能上一個好的小學疲于奔命,在各個家長群裡獲取一手消息的女兒,親口對自己說:“我想一直住在爸爸那”時,那将是一種怎樣的無力感,得了滿牆的獎狀又能有什麼用呢?

如今,我國雖然出台了“雙減”政策,但從目前形勢來看,仍不會大有改變,我想,改卷還得卷。所以,電影結局雖好,但現實仍很殘酷,雷小米和箭箭上了就近的小學,箭箭拿了A+和雷小米要上台演講才能得到父母的稱贊猶如教育還是治标不治本。如何與孩子相處,教孩子感受快樂,感受幸福,培養他們的興趣愛好,增強他們的安全感,這才是每個家長真正應該研究和探讨的問題。

最後,仍希望這個簡單的故事傳達簡單的道理能打動一些家長…

因為,愛與陪伴,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