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 三星半

二戰背景下“銘記”的立意一出,整部電影就已經在選材上取勝。但從劇本的編織來看,兩角的形象明顯缺立體感,二者關系乏可信度,情節設定上邏輯單薄,欠深度的挖掘與探讨。

有時候覺得影評就像是辯論賽末的點評;雙主角(不限于愛情)的戲碼就是戲劇中的愛情“對角戲”,前者皆需觀大局,擺邏輯,評技巧,論内容,摳細節;後者是都需要有沖突, 有張力,有情感的渲染與留白。

這場“對角戲表演”中肢體語言的表達,值得玩味,但不及“鋼琴家”中的軍官與鋼琴家更有深意。 依稀記得後者“暧昧”的内涵在于二人共同打造亂世下的自醒;而前者雙角的聯結僅限于“肉罐頭”一賭下敢面未來的希望,因而可以說邏輯單調。

再說視聽,借鑒了許多同類題材的電影,好在放進去還算成功。

而就本身概念來看,電影在二戰題材方面提供的思路是亮點。逝去的“無名之輩”的名字轉譯成臆想的語言系統,化身千萬最短的詛咒寄生于他人的腦海中求存。機場,上尉一字一句用逝者名組成的語言極力解釋着自己的身份,那一刻的絕望才是真正贖罪的開始。

另一方面,每一個納粹都是被洗腦後的普通人,一場職場辦公室的政治故事,一個遊走在善與惡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