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说王晶炒冷饭的大概没明白这次王晶到底要讲什么。

同样的ICAC斗雷洛跛豪,今时今日,时代环境变了,古天乐代表的法律对决吴镇宇代表的警察(郭嘉机器的秩序维护者)的意味自然变了。懂的观众自然懂。

也多亏大陆语境的距离感,如此敏感的时期,如此敏感的港片才得以过审。

2.沿着上一点说。

看到许多人说本片是《追龙》的续集,个人不认同,历史、演义永远是拿前朝的戏讲本朝的事。

本片的调性与之前任何一部有关雷洛和跛豪的港片都截然不同(甚至是正剧气质最足的《跛豪》)。从一开始第一幕配乐中就展现出的悲,替代了过往同题材插科打诨的喜。

如果说大半段都因为审查在70年代躲躲藏藏、遮遮掩掩的话,那片尾曲的点题无疑是昭然若揭的,王晶已经把他想说的,都唱给观众听了。

3.林纪陶老师曾经说《踏血寻梅》是第一部特区电影。

那时候大概没有人会想到,短短几年,从《拆弹专家2》到本片,香港电影完成了社会主义电影化。一向以题材丰富自由而不同的他们,有一天要以《让子弹飞》的方式讲述他们最擅长的类型片之一——警匪片。

两部片子语境太过相似,以警匪片讲一个“被制度化”的社会。

影响主角破案最大的阻碍,永远不是匪,而是体制。这也是大陆很难拍出真正警匪片的原因,体制的障碍是必须缺席的,只能寻找暧昧的变体,如《亮剑》里的政委。

4.今年的HKIFF,翁子光的《风再起时》被技术原因取消了放映。 龙无被擒处,风无再起时。

...
...